公于此时非不谏,履霜坚凝初集霰
出处:《显真道院观于忠肃公玉带》
清 · 胡珵
显真院,公读书。
庆春街,公旧居。
九门团营九边策,想见十围腰腹中。
能储四面余年留一带,故物流传明景泰。
良工琢就銙十三,蟒玉当时特恩拜。
公事英庙臣节坚,迎銮竭力身仔肩。
轻裘缓带度娴雅,指挥谈笑摧也先。
公辅景帝臣志瘁,易储事未为公累。
红鞓犀带画像悬,托孤何殊文宋端。
庸才误国江与陈,金带欲换工谋身。
易储定策自二相,祸延璧碎诸廷臣。
公于此时非不谏,履霜坚凝初集霰。
磨尽晶莹玉镜光,可柰君心不如面。
公于此时胡不归,点瑕免使苍蝇飞。
也知挂带比还笏,好将初服更朝衣。
公非保身乏明哲,君恩太深计难决。
留得葱河虹贯天,誓洒孤忠一腔血。
七尺躯为盛名误,欲酬主知家不顾。
尚方珍赐密室扃,籍没时随带归库。
此带不遭裴晋公,口占谢表福考终。
此带不逢曹使相,身被殊荣志家状。
犹幸庄田共给还,遗泽摩挲喜无恙。
平生不解禅机深,山门留镇非公心。
带和魂返断齑处,祝融祠宇阴森森。
吁嗟乎!七年天子一方玉,投向井中汪后哭。
纤儿竞论夺门功,戢戢万钉如笋束。
石驸马,曹吉祥,齐叨紫绶悬金章。
冰山转眼尽消释,惟公此带千古遗甘棠。
庆春街,公旧居。
九门团营九边策,想见十围腰腹中。
能储四面余年留一带,故物流传明景泰。
良工琢就銙十三,蟒玉当时特恩拜。
公事英庙臣节坚,迎銮竭力身仔肩。
轻裘缓带度娴雅,指挥谈笑摧也先。
公辅景帝臣志瘁,易储事未为公累。
红鞓犀带画像悬,托孤何殊文宋端。
庸才误国江与陈,金带欲换工谋身。
易储定策自二相,祸延璧碎诸廷臣。
公于此时非不谏,履霜坚凝初集霰。
磨尽晶莹玉镜光,可柰君心不如面。
公于此时胡不归,点瑕免使苍蝇飞。
也知挂带比还笏,好将初服更朝衣。
公非保身乏明哲,君恩太深计难决。
留得葱河虹贯天,誓洒孤忠一腔血。
七尺躯为盛名误,欲酬主知家不顾。
尚方珍赐密室扃,籍没时随带归库。
此带不遭裴晋公,口占谢表福考终。
此带不逢曹使相,身被殊荣志家状。
犹幸庄田共给还,遗泽摩挲喜无恙。
平生不解禅机深,山门留镇非公心。
带和魂返断齑处,祝融祠宇阴森森。
吁嗟乎!七年天子一方玉,投向井中汪后哭。
纤儿竞论夺门功,戢戢万钉如笋束。
石驸马,曹吉祥,齐叨紫绶悬金章。
冰山转眼尽消释,惟公此带千古遗甘棠。
鉴赏
这首清代胡珵的《显真道院观于忠肃公玉带》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通过对明朝忠臣于谦的玉带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通过“九门团营九边策”赞美了于谦的智谋和才能,他以一身之力支撑景帝,轻裘缓带间展现出从容风度。然而,面对易储之事,他虽有苦衷但仍坚持原则,直至最后被冤屈。
诗中提到的玉带,是于谦的象征,既是他的荣耀,也是他的悲剧。玉带被赞为“良工琢就”,曾因特殊恩典而佩戴,但最终却成为他命运的见证。诗人感叹于谦的忠诚未能得到公正对待,他的玉带被籍没,幸亏未落入奸佞之手,得以保存下来,成为后人缅怀的遗物。
诗人借玉带表达了对于谦高尚人格的敬仰,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他惋惜于谦因名声而受累,未能及时抽身,但也赞扬了他的坚定和无私。最后,诗人以“此带千古遗甘棠”比喻于谦的遗德如同甘棠树一般,长久流传。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玉带的描绘,展现了对于谦这位忠臣的深深敬意和对历史沧桑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