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怀王弃屈子,憔悴楚江湄全文

怀王弃屈子,憔悴楚江湄

宋 · 张耒
怀王弃屈子,憔悴楚江湄
终然葬鱼腹,终古耀文词。
千年洛阳客,作赋不无讥。
谓当弃之去,览德乃下之。
君臣本大伦,当以恩义持。
如皆轻合散,是与涂人夷。
灵均岂愿沉,深意实在兹。
傅怀终泣死,何亦拳拳为。

注释

憔悴:形容身体或精神极度疲倦、衰弱。
鱼腹:古代习俗,指水葬,此处指屈原投江。
耀:照耀,此处指屈原的文章影响深远。
讥:讽刺,批评。
大伦:伦理道德的大原则。
涂人:路人,比喻不相干的人。
灵均:屈原的字。
拳拳:形容心情恳切,忠诚执着。

翻译

楚怀王背弃了屈原,在江边让他憔悴不堪。
最终屈原葬身鱼腹,他的文章永远照亮人间。
千年后的洛阳才子,作诗也难免讽刺。
他们认为应当舍弃他,但看到他的美德又会重新评价。
君臣关系本应以大义为重,应以恩情和道义维系。
如果轻易离散,那就如同路人一般平等无异。
屈原怎愿沉沦,他的深意就在这里。
傅毅最终因悲痛哭泣而死,又何必如此执着呢?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历史怀旧情怀的诗篇,通过对古人故事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于君臣关系和德行的思考。其中“怀王弃屈子”指的是古时楚王因误信谗言而放逐忠良屈原的情节,而屈原最终投江自尽。这种对历史人物遭遇的同情,反映了诗人对于忠诚与正义的赞扬。

“憔悴楚江湄”表现了屈原在楚江边的哀伤心境,“终然葬鱼腹”则暗示着屈原的英灵并未消逝,而是化作精神永存于世。"终古耀文词"强调了诗人对屈原文学成就的崇敬和传承。

“千年洛阳客,作赋不无讥”则转换到了诗人自身的处境,作为一个过客,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看法,而这些表达往往会受到他人的评议。"谓当弃之去,览德乃下之"表明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德行的尊崇,以及对其德行深刻领悟。

“君臣本大伦”指的是君主与臣子的关系是天下的重要道德之一,而"当以恩义持"则强调了这种关系应该建立在恩情和义理之上。"如皆轻合散, 是与涂人夷"可能是在批评一些轻率、不负责任的人,他们的行为如同草木般无根基,对于社会秩序毫无益处。

“灵均岂愿沉”表达了屈原之所以投江,是因为他的精神和理想无法在当时的社会中生存,“深意实在兹”则是诗人对于这种精神境界的理解与共鸣。"傅怀终泣死,何亦拳拳为"则是在描述诗人对于屈原之死的哀悼,以及他对待这份哀悼的情感态度。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历史情怀和文学鉴赏,更体现了其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道德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