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云常护钓者石,明月买断长江流
出处:《期黄山人不至》
明 · 宗臣
思其兰佩三十秋,华发萧然卧沧洲。
晴云常护钓者石,明月买断长江流。
白露泠泠下梧楸,美人不来生我愁。
一曲樵歌起天末,白云摇落万山头。
晴云常护钓者石,明月买断长江流。
白露泠泠下梧楸,美人不来生我愁。
一曲樵歌起天末,白云摇落万山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独处江边,期盼着友人黄山人的到来,却久候不至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深切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首句“思其兰佩三十秋”,以“兰佩”象征珍贵的友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长久以来的思念之情,仿佛这思念如同兰花般珍贵而持久,跨越了三十年的时光。
“华发萧然卧沧洲”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外在形象——头发斑白,独自躺在江边,与自然融为一体,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心境。
“晴云常护钓者石,明月买断长江流”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晴空中的白云比作守护者的云,为钓鱼石遮挡风雨;明月则似乎买下了长江的流水权,赋予了夜晚独特的宁静与神秘感。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隐含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白露泠泠下梧楸,美人不来生我愁”中,“白露”象征着清冷与孤独,“梧楸”则是秋天落叶的象征,整句描绘了秋夜露水滴落在梧桐树上的凄凉景象,暗示了诗人因友人未至而产生的愁绪。
最后,“一曲樵歌起天末,白云摇落万山头”以悠扬的樵夫歌声作为结尾,仿佛是远方传来的慰藉,与前文的孤独形成对比,同时也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白云在山头摇曳,既是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也寓意着友人虽未至,但心灵的连接并未中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寄托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