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鼻何曾嚏,蹋面不知嗔
出处:《嘲高士廉木履》
唐 · 选人
刺鼻何曾嚏,蹋面不知嗔。
高生两个齿,自谓得胜人。
高生两个齿,自谓得胜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刺鼻:气味刺激鼻子。何曾:从来没有。
嚏:打喷嚏。
蹋面:踩脸,比喻受辱。
不知嗔:不知道生气,没有感觉到愤怒。
高生:长出,突出。
两个齿:两颗牙齿,这里指特别显眼的特征。
自谓:自认为。
得胜人:胜利者,比别人强的人。
翻译
即便被刺激也未曾打喷嚏,脸被踩了也没察觉到生气。
鉴赏
这首诗是对一个名叫高士廉的人进行讽刺。从字面上看,这个人有两个特别的牙齿,自认为比常人要好。这可能暗指他有某种特立独行的行为或外貌,以此为荣。但在诗人的眼中,这样的特点并未给他带来尊严或敬佩,只是让他显得更加可笑。
"刺鼻何曾嚏,蹋面不知嗔" 这两句用了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高士廉这种自鸣得意却又引起他人鄙视的心理。"刺鼻"和"蹋面"都是极端的不适感受,但这里用来形容高士廉对于别人的讽刺和蔑视毫不知觉,反而还感到自己与众不同。
整首诗通过对这个人物的刻画,实际上是对当时社会中某些人自我标榜、好为人师而不自知其过失的一种批评。诗人的笔法机智,语言简练却富含讽刺意味,透露出诗人对这种矫揉造作的鄙视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