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诗形苦词,高义薄中州
出处:《和苦雨韵》
宋 · 李彭
春归已獭祭,微绿先道周。
衡门少灯火,征夫竭乾糇。
雨工挽九河,荐作南国忧。
君诗形苦词,高义薄中州。
歌声满天地,宰物能闻不。
凡今世贤知,耄及谁不偷。
唯我与之子,炯炯定寡求。
安得习习风,冻蘖新萌抽。
遥山涤馀霭,归云下岩幽。
紫凤会骞翥,百鸟劳喧啾。
苍生得税驾,王度日清休。
醉眼眩章句,烦君为校雠。
衡门少灯火,征夫竭乾糇。
雨工挽九河,荐作南国忧。
君诗形苦词,高义薄中州。
歌声满天地,宰物能闻不。
凡今世贤知,耄及谁不偷。
唯我与之子,炯炯定寡求。
安得习习风,冻蘖新萌抽。
遥山涤馀霭,归云下岩幽。
紫凤会骞翥,百鸟劳喧啾。
苍生得税驾,王度日清休。
醉眼眩章句,烦君为校雠。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彭所作,名为《和苦雨韵》。诗中描绘了春归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但同时又以“獭祭”、“微绿”等词语暗示了雨水丰沛,给农事带来了一定的困扰。诗人通过“衡门少灯火,征夫竭乾糇”描绘了在雨水影响下的艰难生活情景。
接着,诗人借“雨工挽九河”表达了对雨水过多的担忧,而“荐作南国忧”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忧虑的普遍性。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赞扬了友人的诗歌具有“高义薄中州”的高尚情操,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歌声能够传遍天地的期待。
诗中还提到了当下的社会现象,“凡今世贤知,耄及谁不偷”,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然而,诗人也坚信自己和友人能够坚守本心,“炯炯定寡求”。最后,诗人希望得到“习习风”的吹拂,象征着希望和新生的到来,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的复苏。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尚情操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