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有独嗜,此鸟宁谓愚
出处:《海中吟》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海中何所有,有树名三珠。
上有同巢鸟,分飞从鹓雏。
西飞黑水头,北飞越黄河。
远者啄玉门,戛戛鸣天都。
路长羽翼短,力尽归其居。
上天天有弧,入地地无涂。
口饥不谋食,终日衔枯芦。
人情有独嗜,此鸟宁谓愚。
解纷不以拳,吊死不以乌。
凤凰其不来,吾衰已矣夫。
上有同巢鸟,分飞从鹓雏。
西飞黑水头,北飞越黄河。
远者啄玉门,戛戛鸣天都。
路长羽翼短,力尽归其居。
上天天有弧,入地地无涂。
口饥不谋食,终日衔枯芦。
人情有独嗜,此鸟宁谓愚。
解纷不以拳,吊死不以乌。
凤凰其不来,吾衰已矣夫。
鉴赏
这首《海中吟》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创作的一首寓言诗。诗中通过描绘海中三珠树上的鸟儿分飞、远行、觅食的场景,以及它们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坚韧与智慧,隐喻了人生的艰难与抉择。
首句“海中何所有,有树名三珠”,开篇即以海中奇景引入,三珠树象征着稀有与珍贵。接着,“上有同巢鸟,分飞从鹓雏”描绘了鸟儿们在树上的生活状态,暗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与命运的转折。
“西飞黑水头,北飞越黄河”、“远者啄玉门,戛戛鸣天都”则展现了鸟儿们的迁徙与追求,它们跨越重重困难,寻找食物与生存的空间,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路长羽翼短,力尽归其居”、“上天天有弧,入地地无涂”揭示了自然界的限制与生命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人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力感。
“口饥不谋食,终日衔枯芦”描绘了鸟儿在饥饿中的挣扎与求生的努力,而“人情有独嗜,此鸟宁谓愚”则将这种情境上升到对人性的探讨,指出即使在极端环境下,人们仍能展现出不同寻常的智慧与坚持。
最后,“解纷不以拳,吊死不以乌”强调了解决问题与帮助他人的方法和态度,不依赖暴力或盲目行动,而是通过智慧与同情心来应对困难。
“凤凰其不来,吾衰已矣夫”以凤凰的传说结尾,表达了对理想与希望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