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苟不然,功烈回穹昊
出处:《君子有所恨》
宋 · 晁说之
君子有所恨,击指血不躁。
相望已千古,欲语安得到。
荆卿无剑术,商君弃霸道。
二子苟不然,功烈回穹昊。
嗟哉浅丈夫,不自极怀抱。
相望已千古,欲语安得到。
荆卿无剑术,商君弃霸道。
二子苟不然,功烈回穹昊。
嗟哉浅丈夫,不自极怀抱。
拼音版原文
翻译
君子有所遗憾,击掌时热血不乱冒。长久地遥望,想要倾诉何处寻?
荆轲没有剑术,商鞅舍弃了霸道之策。
如果他们不这样,功业会如光芒照耀天空。
可叹平凡人,不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抱负。
注释
恨:遗憾,不满。击指:敲击手指,表示激动或愤怒。
相望:长久地遥望。
欲语:想要说话,表达意愿。
荆卿:指荆轲,战国刺客。
剑术:剑法技艺。
商君:指商鞅,战国时期改革家。
霸道:专制霸道的政治手段。
穹昊:天空,这里比喻广大世界。
浅丈夫:平凡的人,对自己评价不高。
极怀抱:充分展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君子有所恨》。诗中表达了君子对于某些未能实现或遗憾之事的深深感慨。"击指血不躁"描绘了他们内心的激愤与冷静,尽管有所遗憾,但情绪并未因此而冲动。"相望已千古,欲语安得到"则传达出对那些逝去英雄的怀念,以及无法与之交流的无奈。接下来,诗人提及荆轲和商鞅,两位历史上的人物,暗示如果他们能施展所长,其功绩将足以震撼天地。最后,诗人以"嗟哉浅丈夫,不自极怀抱"感叹自己作为平凡人,无法充分展现自己的抱负和才能,流露出一种深沉的自我反思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