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化人汉文帝,侧身修道周宣王
出处:《皇风》
唐 · 杜牧
仁圣天子神且武,内兴文教外披攘。
以德化人汉文帝,侧身修道周宣王。
迒蹊巢穴尽窒塞,礼乐刑政皆弛张。
何当提笔侍巡狩,前驱白旆吊河湟。
以德化人汉文帝,侧身修道周宣王。
迒蹊巢穴尽窒塞,礼乐刑政皆弛张。
何当提笔侍巡狩,前驱白旆吊河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仁圣:形容君主仁慈且圣明。文教:文化教育。
披攘:开拓疆域。
汉文帝:西汉皇帝,以德治国的典型。
周宣王:周朝国王,注重道德修养。
迒蹊:盗贼出没的小路。
巢穴:盗贼藏身之处。
窒塞:堵塞,清除。
礼乐:古代社会的礼仪和音乐。
刑政:法律和行政管理。
弛张:宽松与严格并举。
提笔:执笔,代指写作或决策。
巡狩:帝王出行考察地方。
白旆:白色的旗帜,象征军队。
吊:慰问,表达哀悼或关怀。
河湟:古代地区名,位于今青海、甘肃一带。
翻译
仁圣的天子既神勇又智慧,国内推崇文化教育,对外开疆拓土。效法汉文帝以德治国,像周宣王那样修身行道。
清除盗贼藏身之处,恢复礼乐与严明法制。
何时能手持御笔,随君巡狩,引领大军慰问边疆的河湟地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理想中的君主形象,展现了古人对于圣明君主的向往和崇拜。开篇“仁圣天子神且武”表达了对君主品德与英勇的赞美。接着,“内兴文教外披攘”则指出了君主内部推广文化教育,外部展现军事力量的理想治国方式。
“以德化人汉文帝”提到了西汉时期的汉文帝,以其德行感化天下的典范来比喻。紧接着,“侧身修道周宣王”则是通过对古代圣君周文王、周武王的侧身修炼道术的描绘,强调了君主应该具备的道德和内在修为。
“迒蹊巢穴尽窒塞”一句用了比喻手法,将国家治理比作打猎,以此形容治国安邦的能力。随后,“礼乐刑政皆弛张”则指出了君主治理国家,应该让礼仪、音乐与法律制度都能得到适当的伸展和施行。
最后两句“何当提笔侍巡狩,前驱白旆吊河湟”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亲自执笔参与国事、出巡狩猎以示武功的向往,以及希望能在这样的场合中,作为君主的前导,高举着象征权威的白旗,巡视至河湟之间。
整个诗作结构严谨,语言华丽,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君主形象的构建和对历史圣君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