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顷平田指掌间,松梢直上与檐干
出处:《题笔架山积翠楼》
宋 · 白玉蟾
万顷平田指掌间,松梢直上与檐干。
云粘暮色月华湿,树颤秋声天籁寒。
窗外好山千翡翠,屋头修竹万琅玕。
楼中啸罢玉龙去,浩荡天风生羽翰。
云粘暮色月华湿,树颤秋声天籁寒。
窗外好山千翡翠,屋头修竹万琅玕。
楼中啸罢玉龙去,浩荡天风生羽翰。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万顷:形容极广的面积。直上:笔直向上生长。
檐干:屋檐的横木。
粘:附着,沾染。
月华:月光。
天籁:自然的声音。
千翡翠:形容山色翠绿如翡翠。
万琅玕:形容竹子众多且青翠。
啸罢:啸歌完毕。
玉龙:形容琴音清越如龙吟。
羽翰:比喻飘逸的乐章或诗文。
翻译
广阔的田野在手中掌握,松树梢直插屋檐边。暮色中的云彩沾染月光湿润,秋风吹过树摇动,仿佛天籁带着寒意。
窗外的青山如翡翠般翠绿,屋头修长的竹子像琅玕宝石般美丽。
啸歌完毕,玉龙般的琴音消散,浩荡的天风吹动着翅膀般的乐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中楼阁景象。开篇“万顷平田指掌间,松梢直上与檐干”两句,用对仗手法营造出一片辽阔而又亲切的自然景观,平坦的田野如同手心之物,而松树则 直指云霄,与房檐相接,显示了楼阁所处的高峻。
接着“云粘暮色月华湿,树颤秋声天籁寒”两句,则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云彩在暮色中弥漫,与夜幕一起笼罩着山谷,月光则如同细雨般洒落,使得一切都显得湿润而神秘。而秋风吹过树梢,发出清脆的声响,宛若天籁之音,让人感到一阵凉意。
“窗外好山千翡翠,屋头修竹万琅玕”两句,更深入描绘了楼阁周围的景色。窗外是连绵不断的青山,而屋顶则是参差有致的翠竹,每一枝桠都像是精心雕琢过,显示出大自然与人工建筑和谐共存的美丽画面。
最后,“楼中啸罢玉龙去,浩荡天风生羽翰”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山中楼阁中吟咏长啸后的那份豪放与超然。玉龙可能象征着诗人的精神状态,充满了力量和美感。而“浩荡天风生羽翰”则形容了一种自由飞翔的意境,让人联想到了翱翔于九天之上的神鸟,其羽翼在风中摇曳生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山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超然物外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