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迅风发,吹我出严城
出处:《赠友诗》
明末清初 · 陈子升
高台迅风发,吹我出严城。
崎岖偶干禄,栖迟遂逃名。
广居趋此隘,巢枝谢彼营。
讵伤浮华歇,恒惧无友生。
叹川觏明月,吟泽揽芳蘅。
愿君怀妙善,崇此千秋情。
崎岖偶干禄,栖迟遂逃名。
广居趋此隘,巢枝谢彼营。
讵伤浮华歇,恒惧无友生。
叹川觏明月,吟泽揽芳蘅。
愿君怀妙善,崇此千秋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子升在官场与隐逸之间的徘徊,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运用了多种意象,如“高台”、“严城”、“广居”、“巢枝”,以及自然界的“明月”、“芳蘅”,营造了一种既现实又超脱的意境。
首联“高台迅风发,吹我出严城”,以“高台”象征高远的理想或内心的追求,“迅风”则暗示外界环境的动荡或内心的激荡,诗人仿佛被这股力量推动,离开了“严城”,即世俗的束缚或官场的羁绊。“崎岖偶干禄,栖迟遂逃名”,描述了诗人为了生活而不得不踏入官场,但内心却渴望逃避名声的束缚,追求一种更为自由的生活状态。
颔联“广居趋此隘,巢枝谢彼营”,通过对比“广居”与“隘”、“巢枝”与“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广阔天地与狭小官场、自由生活与功名利禄之间矛盾心理的挣扎。诗人选择“巢枝”而非“营”,意味着他更倾向于回归自然,寻找心灵的栖息之所。
颈联“讵伤浮华歇,恒惧无友生”,表达了诗人对繁华生活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友情的重视。他认为,即使繁华不再,也不应失去真挚的友谊,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层面价值的追求。
尾联“叹川觏明月,吟泽揽芳蘅”,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明月、芳蘅等意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美感,也寓意着诗人对纯洁、美好的事物的追求。
最后,“愿君怀妙善,崇此千秋情”,诗人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对朋友的期许和祝福,希望彼此都能保持高尚的情操,珍惜并延续这份深厚的情感,穿越千年,历久弥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自然、时间等主题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