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高中不无低,自有可通处全文

高中不无低,自有可通处

出处:《来去路
宋末元初 · 方回
后山路安来,前山路安去。
高中不无低,自有可通处
譬如涧谷水,日夜泉源注。
但闻水流声,不见来去路。
避碍适其顺,智本何所恶。
后世穷梯航,乃以嗜欲故。
汉武天马歌,文采诚独步。
焉知十万师,暴骨委秋露。
我愿四达衢,但行商与贾。
一遇荷戈人,寸跬不可度。

拼音版原文

hòushānānláiqiánshānān

gāozhōngyǒutōngchù

jiànshuǐquányuánzhù

dànwénshuǐliúshēngjiànlái

àishìshùnzhìběnsuǒè

hòushìqiónghángnǎishì

hàntiānwéncǎichéng

yānzhīshíwànshībàowěiqiū

yuàndànxíngshāngjiǎ

réncùnkuǐ

注释

后山:指后面的山路。
天马:神话中的神马。
十万师:数量庞大的军队。
暴骨:暴露尸骨。
四达衢:四通八达的大道。
荷戈人:手持武器的人。
寸跬:极短的距离。

翻译

后山的道路安全来,前山的道路安全去。
高处必有低谷,自然有相通之处。
就像山谷中的溪流,日夜从源头注入。
只听见流水声,却看不见水流的方向。
避开障碍,顺应自然,智慧的本质何曾厌恶。
后世因贪婪欲望,穷尽舟车之力探索。
汉武帝的天马之歌,文采确实超群。
怎料十万大军,尸骨暴露在秋露中。
我只希望四通八达的大道,只有商人和商人往来。
一旦遇到持戈的士兵,一步都难以前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开篇“后山路安来,前山路安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道路平坦无碍的观察和感受,体现出一种顺其自然的情怀。“高中不无低,自有可通处”则指出即便是高低不平的山路,也总能找到可以通过的地方,表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譬如涧谷水,日夜泉源注”以溪流不息比喻诗人内心的丰沛与坚持。“但闻水流声,不见来去路”则是说虽然听到了水流的声音,但看不到行走的人迹,这也许是在表达一种隐逸自适、超然物外的情趣。

“避碍适其顺,智本何所恶”强调了诗人对于顺应自然、避免障碍的智慧本质,并没有什么值得责备的地方。接着,“后世穷梯航,乃以嗜欲故”似乎是在批评后世的人们为了私欲而不择手段。

“汉武天马歌,文采诚独步”赞美了汉武帝时期的诗篇《天马歌》,认为其文学才华高超,无人能及。然而,“焉知十万师,暴骨委秋露”则是对于战争给予生命带来的毁灭和悲哀的反思。

最后,“我愿四达衢,但行商与贾”表达了诗人希望道路畅通无阻,只有商旅往来,而“一遇荷戈人,寸跬不可度”则是在描述当遇到带着武器的人时,即便是一小步也无法前进的艰难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