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林泉堪寄傲,幽寻好向赞公房
出处:《秋晚同志上赋》
清 · 宋至
飘萧风雨满江乡,无那羁愁分外强。
井上高梧零浅碧,篱边丛菊破深黄。
半天寒色侵归雁,一笛秋声怨夕阳。
何处林泉堪寄傲,幽寻好向赞公房。
井上高梧零浅碧,篱边丛菊破深黄。
半天寒色侵归雁,一笛秋声怨夕阳。
何处林泉堪寄傲,幽寻好向赞公房。
鉴赏
这首清代宋至的《秋晚同志上赋》描绘了秋日风雨中诗人身处异乡的孤寂心情。首句“飘萧风雨满江乡”,以风雨渲染出凄凉的氛围,暗示了诗人漂泊在外的艰辛。"无那羁愁分外强"直接表达了强烈的离愁别绪,羁旅之苦更显得格外强烈。
接下来,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寄托情感:“井上高梧零浅碧,篱边丛菊破深黄。”井边的梧桐叶子稀疏,颜色淡绿,篱笆旁的菊花则在秋风中绽放出深黄色,这些细节描绘出秋日景色的萧瑟与凄美,也暗寓着诗人内心的落寞。
“半天寒色侵归雁,一笛秋声怨夕阳”一句,借归雁和哀怨的笛声,进一步渲染了思乡之情。寒气笼罩着归雁,笛声似乎在诉说对夕阳西下的无奈,寓言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最后,诗人发出感慨:“何处林泉堪寄傲,幽寻好向赞公房。”他询问哪里能找到一处宁静的山林泉石,可以寄托自己的傲骨和孤独情怀。这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赞公房的敬仰,希望能在那里找到心灵的慰藉。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羁旅愁思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