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黄生蔡子最绝出,高堂不奈笙歌諠全文

黄生蔡子最绝出,高堂不奈笙歌諠

出处:《赠相士黄电目
元 · 胡长孺
忆昔待诏金马门,方伎杂遝车盖繁。
黄生蔡子最绝出,高堂不奈笙歌諠
庐陵老翁才五尺,盱母江头眼空碧。
相人岂不二子如,秋风夜雨归无宅。
长身博士老一簟,皋比那博儒生酸。
人生荣华无足梦,桃笙竹枕长阑干。
黄翁勿叹无家苦,华屋连云更何补。
蜀庄一日不百钱,炳炳幽光二十年。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胡长孺所作的《赠相士黄电目》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对相士黄电目的赞美与感慨。诗中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形象和境遇,展现了人生的荣华与困苦,以及对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的开头提到黄电目曾待诏于金马门,与众多才艺人士共聚,场面繁华热闹。接着,诗人特别提到了黄生蔡子的出众才华,但即使如此,他们也难以避免高堂笙歌的喧闹。随后,诗人引入了“庐陵老翁”,一个身材矮小却目光深邃的人物,他站在江边,眼中仿佛能望穿碧波,引人深思。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观察者独特视角的赞赏。

接下来,诗人将话题转向了人生的荣华与梦想。他提到,人们在追求荣华富贵时往往忽略了生活的本质,就像那些在华丽屋宇中生活的人,他们的存在并不能真正填补内心的空虚。诗人以“桃笙竹枕”象征着简朴而宁静的生活,强调了物质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平衡。

最后,诗人对黄电目表示了同情与理解。他指出,尽管黄电目可能面临无家可归的困境,但与其相比,豪华的居所并不能为人生带来真正的满足。诗人以蜀庄为例,说明了即使拥有财富,也无法保证幸福与安宁。通过这番对比,诗人传达了对简单生活与内在精神追求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不同生活方式的反思。它不仅赞美了黄电目独特的观察力,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