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溪头老妇哭黄昏,哭声凄楚不忍闻全文

溪头老妇哭黄昏,哭声凄楚不忍闻

出处:《溪头老妇行
清 · 徐时栋
溪头老妇哭黄昏,哭声凄楚不忍闻
生遭乱离尽哀怨,何为汝独啼酸辛。
自言家住城南窟,有儿壮年夫白发。
延庆寺前租荒园,年年卖菜为生活。
城头解甲纷逃军,仓黄莽窜惊四邻。
我亦刮钱贳驰马,一家数口依昏姻。
入山惊定愁无奈,出门携得斗升在。
来时雨余园菜肥,商量挑向隩中卖。
父子相将入城去,此时消息只如故。
谁知一夜飞风来,红巾遍满西南路。
邻舍有人逃出城,眼见父子驱为兵。
裹头白布赤双脚,长发健儿鞭之行。
悲来不敢啼,入屋避人私向溪头哭。
悔恨当时不少留,相对饥死意亦足。
昨日万人出城分西东,逼迫俘囚为先锋。
闻道此去战诸暨,顾他父子辛苦犹城中。

鉴赏

这首清代徐时栋的《溪头老妇行》描绘了一位在战乱中失去家园、亲人的老妇人的悲惨遭遇。诗以老妇黄昏哭泣开篇,其哭声凄厉,引人同情。她叙述了自己儿子已老却仍需白发劳作,租地种菜维生的艰辛。当城头军队溃逃,她匆忙带着家人躲避,希望能保全性命。然而,一夜之间局势突变,她的儿子被裹胁从军,被迫离开熟悉的家园,甚至遭受鞭打。

老妇深感悔恨,未能在战乱初期多做停留,如今只能暗自哭泣,内心充满无尽的悲痛和无奈。她看到昔日邻居的儿子也被抓走,成为战争的牺牲品,这让她更加痛心。诗中通过老妇的视角,揭示了战乱给普通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表达了对无辜者的同情和对战争残酷性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