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养气安闲真得计,读书勤苦已知非全文

养气安闲真得计,读书勤苦已知非

出处:《十日二首 其一
宋 · 苏辙
酒经重九尚残卮,雨送初寒问箧衣。
养气安闲真得计,读书勤苦已知非
谩存讲说传家学,深谢交游绝世讥。
筑室未成中自笑,何如茅屋对柴扉。

注释

酒经:指酿酒或品酒的知识。
重九: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
残卮:剩下的酒杯。
初寒:初秋的寒冷。
箧衣:箱子中的衣物。
养气:修养心性。
真得计:真正得到好的方法。
谩存:随意保存。
讲说:讲述和传授。
绝世讥:世人无尽的批评。
筑室未成:房屋建造未完成。
中自笑:自我嘲笑。
茅屋:简陋的草屋。
柴扉:柴门。

翻译

重阳节后还剩下一些酒杯,秋雨带来了初秋的凉意,我在寻找箱子里的衣服。
我修炼内心平静,认为这才是真正的计策,虽然勤奋读书,但已明白这不是长久之计。
我随意保存家族的学问传承,深深感谢朋友们不再对我世俗的批评置喙。
房屋还未建成,我就自我嘲笑,还不如住在简陋的茅屋里对着柴门欣赏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十日二首(其一)》中的片段,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令更迭、生活态度以及对学问追求的思考。首句“酒经重九尚残卮”描绘了重阳节后饮酒的情景,酒杯虽残,但节日气氛犹在,暗含时光流转之意。次句“雨送初寒问箧衣”则通过秋雨带来的初冬寒意,引出对衣物的关心,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养气安闲真得计”表达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修养的重视,认为保持平和的心态才是真正的智者之计。“读书勤苦已知非”则反思过去的勤奋读书,意识到过于刻苦并非长久之策,可能带来疲惫和误解。

“谩存讲说传家学”表达了诗人对家族学问的传承,虽然有所保留,但仍希望将知识传递下去。“深谢交游绝世讥”则表明诗人对于远离尘世纷扰,避免他人非议的深深感激。

最后两句“筑室未成中自笑,何如茅屋对柴扉”以未完成的居所自嘲,暗示诗人更欣赏简朴的生活方式,宁愿在朴素的环境中享受宁静,而不是追求华丽的居所。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苏辙淡泊名利、注重内心修养的生活哲学,以及对简单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