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那劳生与世违,名山新着比丘衣
出处:《受具后作》
明 · 释今回
不那劳生与世违,名山新着比丘衣。
风霜古殿听钟起,鸟雀柴门乞食归。
病骨渐苏依好友,禅心无恙得忘机。
寄书故旧无劳问,犹有僧閒学采薇。
风霜古殿听钟起,鸟雀柴门乞食归。
病骨渐苏依好友,禅心无恙得忘机。
寄书故旧无劳问,犹有僧閒学采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受具足戒后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首句“不那劳生与世违”,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逃离,选择遁入空门以求心灵的解脱。接着,“名山新着比丘衣”描述了僧人换上僧袍,正式成为比丘的情景,象征着新的开始和精神的转变。
“风霜古殿听钟起,鸟雀柴门乞食归”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古殿中传来钟声,象征着修行的开始;鸟雀归巢,象征着一天的结束。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僧人的日常生活,也暗示了修行过程中的规律性和内在的平静。
“病骨渐苏依好友,禅心无恙得忘机”则进一步展示了僧人内心的转变。经过一段时间的修行,身体逐渐康复,心灵也得到了净化,不再为世俗的烦恼所困扰。这里的“好友”可能指的是其他僧侣或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共同支持彼此,一起在禅修中寻找内心的平静。
最后,“寄书故旧无劳问,犹有僧閒学采薇”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告别,以及对未来修行生活的期待。他不再频繁地与外界联系,而是选择沉浸在佛法的学习和实践之中,如同古代隐士学习采集野菜一样,过着简朴而专注的生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从世俗到出家,再到内心平静转变的过程,充满了深邃的哲思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