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荒不条,河岱之间
出处:《郓州溪堂诗》
唐 · 韩愈
帝奠九㙻,有叶有年。
有荒不条,河岱之间。
及我宪考,一收正之。
视邦选侯,以公来尸。
公来尸之,人始未信。
公不饮食,以训以徇。
孰饥无食,孰呻孰叹。
孰冤不问,不得分愿。
孰为邦蟊,节根之螟。
羊很狼贪,以口覆城。
吹之喣之,摩手拊之。
箴之石之,膊而磔之。
凡公四封,既富以彊。
谓公吾父,孰违公令。
可以师征,不宁守邦。
公作溪堂,播播流水。
浅有蒲莲,深有葭苇。
公以宾燕,其鼓骇骇。
公燕溪堂,宾校醉饱。
流有跳鱼,岸有集鸟。
既歌以舞,其鼓考考。
公在溪堂,公御琴瑟。
公暨宾赞,稽经诹律。
施用不差,人用不屈。
溪有蘋菰,有龟有鱼。
公在中流,右诗左书。
无我斁遗,此邦是庥。
有荒不条,河岱之间。
及我宪考,一收正之。
视邦选侯,以公来尸。
公来尸之,人始未信。
公不饮食,以训以徇。
孰饥无食,孰呻孰叹。
孰冤不问,不得分愿。
孰为邦蟊,节根之螟。
羊很狼贪,以口覆城。
吹之喣之,摩手拊之。
箴之石之,膊而磔之。
凡公四封,既富以彊。
谓公吾父,孰违公令。
可以师征,不宁守邦。
公作溪堂,播播流水。
浅有蒲莲,深有葭苇。
公以宾燕,其鼓骇骇。
公燕溪堂,宾校醉饱。
流有跳鱼,岸有集鸟。
既歌以舞,其鼓考考。
公在溪堂,公御琴瑟。
公暨宾赞,稽经诹律。
施用不差,人用不屈。
溪有蘋菰,有龟有鱼。
公在中流,右诗左书。
无我斁遗,此邦是庥。
注释
宪考:指先父或先祖。公:指有德行的人,此处是对主持者的尊称。
尸:主持、主宰。
邦蟊:比喻危害国家的奸佞小人。
摩手拊之:用手抚摸,表示安抚。
稽经诹律:考察经典,咨询律法。
庥:庇护,恩惠。
翻译
天帝祭祀九州,岁月悠悠。荒废之地,河岱之间显现。至我先父执政,整顿一切。审视诸侯选拔,公正无私地主持。
他主持选拔,人们起初不信。他不食不饮,以训诫示众。
谁饥饿无食?谁痛苦叹息?谁的冤屈未申?愿望不得满足。
谁是国家的蛀虫,像害虫侵蚀根基?贪婪如狼,只因口欲而颠覆城池。
他吹拂引导,亲手抚慰。用石头刻训,公开惩罚。
他的领土富强,人民尊他为父。无人违背他的命令。
他既能领军出征,也能守卫疆土。他在溪堂建屋,流水潺潺。
溪水浅处有蒲莲,深处有芦苇。他宴请宾客,鼓声震天。
他在溪堂宴饮,宾客欢畅饱餐。溪中有跃鱼,岸边有栖鸟。
歌舞相伴,鼓声和谐。他在溪堂弹奏,琴瑟和鸣。
他与宾客共议,遵循经典,调和音律。举措精准,人心服帖。
溪中有萍藻,有龟有鱼。他在中央,右手诗书。
没有我的废弃,此地得庇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官员在郓州溪堂的生活和治政理念。开篇“帝奠九㙻,有叶有年”写出了溪堂之美,环境清幽,时光静好;而“河岱之间,有荒不条”则表现了地方尚需发展。接着诗人通过“我宪考,一收正之”、“视邦选侯,以公来尸”等句,展示了官员的治理能力和公正无私。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孰饥无食,孰呻孰叹”反映出百姓生活的艰难,而“孰冤不问,不得分愿”则透露了民间疾苦未被倾听。随后的“孰为邦蟊,节根之螟”、“羊很狼贪,以口覆城”等句,则描绘了一种荒诞的情景,可能是对某些不良现象的隐喻。
此后,“凡公四封,既富以彊”一段,赞美了官员的清廉和德政,使得民心归附。紧接着“谓公吾父,孰违公令”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官员的尊崇之情。
在接下来的部分中,“可以师征,不宁守邦”、“公作溪堂,播播流水”等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方式。溪堂之景如诗中所述,既有“浅有蒲莲,深有葭苇”,又有“流有跳鱼,岸有集鸟”,生动地展现了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
结尾部分,“公在溪堂,公御琴瑟”、“公暨宾赞,稽经诹律”等句,再次强调了官员的文化素养和治理之道。最后,“无我斁遗,此邦是庥”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郓州溪堂风光的描绘和官员德政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