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假枯木,步步向南行
出处:《回军跛者》
唐 · 赵微明
既老又不全,始得离边城。
一枝假枯木,步步向南行。
去时日一百,来时月一程。
常恐道路旁,掩弃狐兔茔。
所愿死乡里,到日不愿生。
闻此哀怨词,念念不忍听。
惜无异人术,倏忽具尔形。
一枝假枯木,步步向南行。
去时日一百,来时月一程。
常恐道路旁,掩弃狐兔茔。
所愿死乡里,到日不愿生。
闻此哀怨词,念念不忍听。
惜无异人术,倏忽具尔形。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既老:形容年迈。不全:身体不健全。
假:比喻。
枯木:象征艰难的旅程。
日一百:一百天。
月一程:以月夜计算行程。
道路旁:路边。
狐兔茔:狐狸和兔子的坟墓。
死乡里:在故乡去世。
不愿生:宁可不再活。
哀怨词:悲伤的歌曲。
念念:难以忘怀。
异人术:奇人妙术。
尔形:你的形象。
翻译
年迈且身体不全,才得以离开边疆之城。如同一根假冒的枯木,每一步都向着南方前行。
离去时已过百日,归来时却需月夜行程。
常常担心路边,狐狸兔子的坟墓会被遗弃。
我只愿在故乡去世,抵达那天宁愿不再生存。
听到这悲伤的歌词,我无法忍心聆听。
可惜没有奇人妙术,能瞬间塑造出你的形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兵离别边城的凄凉心境。"既老又不全,始得离边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同时也透露出战争给个人带来的创伤与磨难。"一枝假枯木,步步向南行"则生动地描绘出老兵孤独跛行的景象,其中“假枯木”形象化地表达了诗人内心对过去荣耀的留恋和对未来无望的哀伤。
"去时日一百,来时月一程"两句通过时间与空间的对比,强调了归途的艰难和漫长,这不仅是物理上的距离,更是心理上的隔阂。"常恐道路旁,掩弃狐兔茔"则揭示出诗人对于战场上生命无常的忧虑,以及对那些未能得到安葬的亡灵的哀悼。
"所愿死乡里,到日不愿生"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战争带来的精神创伤,使得即便回到家园,也难以找到内心的宁静。最后两句“闻此哀怨词,念念不忍听。惜无异人术,倏忽具尔形”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凄凉情景的同感和对生命无常的哀叹。
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展现了一位老兵的心路历程,充满了深沉的悲凉与对战争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