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先王礼有节,不可过于今全文

先王礼有节,不可过于今

出处:《若讷上人弹琴
宋 · 梅尧臣
祥哀已踰月,遇子弹鸣琴。
安得不成声,子心异吾心。
十日成笙歌,尼父非好音。
先王礼有节,不可过于今
莫作风入松,怀垄情未任。
一闻流水曲,归思在溪阴。
此焉吾所乐,目极送归禽。

拼音版原文

xiángāiyuètánmíngqín

ānchéngshēngxīnxīn

shíchéngshēngfēihǎoyīn

xiānwángyǒujiéguòjīn

zuòfēngsōng怀huáilǒngqíngwèirèn

wénliúshuǐguīzàiyīn

yānsuǒsòngguīqí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若讷上人弹琴》,表达了对若讷上人弹奏琴声的感慨。首句“祥哀已踰月”暗示了环境或心境的哀伤,已经超过了一个月,可能是因为某位尊长的离世。接下来,“遇子弹鸣琴”描绘了若讷上人以琴声寄托哀思,但诗人认为他的琴声未能完全传达出内心的悲痛,因为“子心异吾心”。

“十日成笙歌,尼父非好音”暗指即使琴声如笙歌般华丽,却缺乏真正的悲凉情感,连孔子这样的圣人都不会赞赏这种过于矫饰的音乐。诗人强调古代先王的礼仪有所节制,不宜过度渲染哀情。

“莫作风入松,怀垄情未任”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若讷上人琴声的批评,认为他应该像风入松那样自然流露情感,而非刻意为之。听到流水般的曲调,诗人联想到自己的归乡之情,勾起了深深的思乡之情,而“一闻流水曲,归思在溪阴”便是这种情感的直接表达。

最后两句“此焉吾所乐,目极送归禽”,诗人表示虽然琴声触动了他的归乡之念,但这正是他所享受的,看着鸟儿归巢,自己也仿佛能随着琴声的引导,让思绪飘向远方的故乡。整首诗通过若讷上人的琴声,展现了诗人对于哀乐适度、情感真挚的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