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私罪不可有,公罪不可无全文

私罪不可有,公罪不可无

宋 · 王阮
私罪不可有,公罪不可无
退作陶渊明,进学何易于。
便愿列循吏,宁甘为鄙夫。
祸福置不问,吾民其少苏。

拼音版原文

zuìyǒugōngzuì

退tuìzuòtáoyuānmíngjìnxué

便biànyuànlièxúnníngmǒuwèi

huòzhìwènmínshǎo

注释

私罪:个人的罪过。
公罪:公众的罪责。
退:退步。
进:进一层。
循吏:清廉官员。
鄙夫:平凡人。
置不问:不论。
少苏:稍稍安宁。

翻译

个人的罪过不能有,公众的罪责却必须承担。
退一步做隐士陶渊明,进一层学习又谈何容易。
我只愿位列清廉官员,宁愿甘心做个平凡人。
祸福不论,只求百姓能稍稍安宁。

鉴赏

这首诗蕴含深刻的政治理念和个人处世哲学。"私罪不可有,公罪不可无"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德行与公共责任的看重,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应基于对社会的贡献,而非个人私德的完善。这一观点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退作陶渊明,进学何易于"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知识学习之难的感慨。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以其清高脱俗、辞官归田而闻名。这两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志趣,更映射出当时文人对于现实政治的失望与逃避。

"便愿列循吏,宁甘为鄙夫"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官员形象的向往和个人选择的坚持。这里的"循吏"指的是清廉而能干的官员,而"鄙夫"则是乡间之人,代表着简单质朴的生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宁愿过上平淡无奇但真诚自然的生活,也不愿成为那些沾染尘世污浊的人。

最后,"祸福置不问,吾民其少苏"则是对命运的超然态度和对人民福祉的关切。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的接受与顺应,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国泰民安的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比隐逸生活与公共责任、理想官员与平凡百姓等不同状态的反思,展现出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