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道楚工今识察,莫将清泪染琼琚
出处:《寄答明卿使君》
明 · 王世贞
谁言天远故人疏,尺一虽微意有馀。
信过衡阳那是雁,书从蛮府不呼鱼。
衰颜近日红从借,劲发安霜绿自如。
共道楚工今识察,莫将清泪染琼琚。
信过衡阳那是雁,书从蛮府不呼鱼。
衰颜近日红从借,劲发安霜绿自如。
共道楚工今识察,莫将清泪染琼琚。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写给明卿使君的一封回信,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深厚的情谊与对友人的关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首联“谁言天远故人疏,尺一虽微意有馀”,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即便相隔千里,心意依然紧密相连,一封简短的书信也能传达出深沉的情感。这里的“尺一”指的是书信,古代以尺为单位,尺一即一尺长的信件,虽小却承载着深厚的情谊。
颔联“信过衡阳那是雁,书从蛮府不呼鱼”,进一步运用了自然界的意象来比喻友情的传递。雁南飞是古人常用的象征,这里指书信如同大雁越过衡阳,传递到远方的朋友手中;而“蛮府”则泛指边远之地,暗示书信即使穿越遥远的蛮荒之地,也能够顺利送达,不需呼唤如鱼般难以捕捉的信使。
颈联“衰颜近日红从借,劲发安霜绿自如”,转而描写诗人自己的近况。虽然年华已逝,但内心的热情并未消减,就像借来的红颜依旧鲜艳;即使面对严霜,头上的青丝依然保持其自然的绿色,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坚韧不拔的精神。
尾联“共道楚工今识察,莫将清泪染琼琚”,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鼓励与期待。在共同经历的岁月里,双方都更加理解与体谅对方,希望友人不要因情感的波动而轻易落泪,而是要珍惜这份情谊,如同珍视珍贵的玉器一般,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以及在逆境中保持乐观与坚韧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