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远心空无一语,不知啼鸟欲何云
出处:《初夏偕同署诸君子饮西郊池亭仍用前韵》
明 · 袁宏道
花时聊复问鸥群,树有新阴藻有文。
且与共听幽涧水,休教惊散隔溪云。
青衫暂可驱从使,红袖那堪对此君。
韵远心空无一语,不知啼鸟欲何云。
且与共听幽涧水,休教惊散隔溪云。
青衫暂可驱从使,红袖那堪对此君。
韵远心空无一语,不知啼鸟欲何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诗人与同僚在西郊池亭饮酒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
首联“花时聊复问鸥群,树有新阴藻有文”,以“花时”点出季节,以“鸥群”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同时,“树有新阴藻有文”描绘了树木繁茂、水藻生动的画面,体现了生机勃勃的春末夏初景象。
颔联“且与共听幽涧水,休教惊散隔溪云”,诗人邀请大家一同聆听远处幽涧潺潺流水的声音,希望这份宁静的美好能够不受外界干扰,保持内心的平和。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溪云”赋予情感,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颈联“青衫暂可驱从使,红袖那堪对此君”,诗人以“青衫”自指,表示自己暂时可以摆脱公务的束缚,享受与友人的相聚时光。而“红袖”则可能是指女性友人,表达了诗人对美好陪伴的珍惜。这里的“对此君”既可理解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可理解为对友谊的珍视。
尾联“韵远心空无一语,不知啼鸟欲何云”,诗人感叹于自然界的和谐之美,内心充满了宁静与空灵,却无言以表。最后,以“啼鸟欲何云”这一疑问句结束,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好奇,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初夏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与友人相聚的温馨氛围的营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真谛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