娑罗散影自茏葱,水月相涵妙谛通
出处:《莲池望月》
清 · 庞鸿书
娑罗散影自茏葱,水月相涵妙谛通。
世界冰壶归眼底,禅机明镜在胸中。
八功德本无泥滓,七宝装宁待斫砻。
好与老僧同领略,澄潭证取万缘空。
世界冰壶归眼底,禅机明镜在胸中。
八功德本无泥滓,七宝装宁待斫砻。
好与老僧同领略,澄潭证取万缘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莲池边望月的静谧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禅意的融合。首句“娑罗散影自茏葱”,以“娑罗”象征莲花,描绘出莲花在月光下散发出的朦胧之美,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水月相涵妙谛通”,进一步将月光与水面的交融比作禅理的通透,暗示着心灵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世界冰壶归眼底,禅机明镜在胸中”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广阔的世界比作冰壶,强调了内心的纯净与宁静;而“禅机明镜在胸中”则表达了内心深处对禅理的深刻理解与领悟,如同一面明亮的镜子,映照出万物的本质。
“八功德本无泥滓,七宝装宁待斫砻”这两句,通过“八功德”和“七宝”的对比,强调了精神世界的纯净与物质世界的装饰之间的关系,暗示了追求内在精神世界的美好远胜于外在物质的堆砌。
最后,“好与老僧同领略,澄潭证取万缘空”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老僧一同体验和领悟这种超越世俗、达到心灵空灵的状态,通过澄澈的潭水象征内心世界的平静与空寂,强调了通过修行达到心灵解脱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禅宗思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与精神境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内心世界纯净与宁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