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荑秋荚两须臾,神药人间果有无
出处:《和子由盆中石菖蒲忽生九花》
宋 · 苏轼
春荑秋荚两须臾,神药人间果有无。
无鼻何由识薝卜,有花今始信菖蒲。
芳心未饱两蛱蝶,寒意知鸣几蟪蛄。
记取明年十二节,小儿休更籋霜须。
无鼻何由识薝卜,有花今始信菖蒲。
芳心未饱两蛱蝶,寒意知鸣几蟪蛄。
记取明年十二节,小儿休更籋霜须。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春荑:春天的嫩芽。秋荚:秋天的豆荚。
神药:指传说中的珍贵药材。
薝卜:香草名,也称蒟蒻。
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有香气。
蛱蝶:蝴蝶的一种。
蟪蛄:蝉的一种,寿命短,古人常用以指代时间短暂。
十二节:古代农历中表示季节的十二个节气。
籋霜须:古代习俗,采集霜降后的菖蒲。
翻译
春天的嫩芽和秋天的豆荚转瞬即逝,神奇的药物在人间是否真的存在呢?没有鼻子的人如何能辨识出香草薝卜,直到看到开花我才相信那是菖蒲。
蝴蝶还未满足于芬芳的心,寒蝉几次鸣叫才感知到凉意。
记住明年的十二个节气,孩子们不必再采集霜后的菖蒲了。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庭院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生长变化的观察,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开篇“春荑秋荚两须臾,神药人间果有无”两句,以拟人的方式描写植物的生长周期,同时引出主题,探讨自然界中是否存在着可以治愈世间疾病的神奇之物。
接着,“无鼻何由识薝卜,有花今始信菖蒲”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亲自感受花香而只能从花朵的美丽推断其芬芳的无奈与惊喜。这里的“无鼻”隐喻着诗人的局限,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中间两句,“芳心未饱两蛱蝶,寒意知鸣几蟪蛄”,则是通过蝴蝶和昆虫的声音来感受春天的气息。尽管花香尚未完全满足诗人的“芳心”(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但已能从微小生命的活动中感受到季节的变迁。
最后,“记取明年十二节,小儿休更籭霜须”则是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警醒。诗人提醒自己和读者要珍惜每一个时节,不要让时光白白流失,这里的“小儿”可能指的是年轻的人,或者是诗人自喻,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早晨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生长变化的观察和感悟,以及对时间流逝的警示,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