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东堂今有待,飞鸣何处及春风
出处:《戏赠韩二秀才》
唐 · 武元衡
名高折桂方年少,心苦为文命未通。
闻说东堂今有待,飞鸣何处及春风。
闻说东堂今有待,飞鸣何处及春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名高:名声显赫。折桂:科举考试中名列前茅,如折取桂花枝头。
方年少:正值年轻。
心苦:内心痛苦,指写作艰难。
为文:从事写作。
命未通:命运尚未通达,指仕途或文学成就还未实现。
闻说:听说。
东堂:古代官署名,此处可能指朝廷或有影响力的机构。
有待:有所期待,等待机会。
飞鸣:飞翔鸣叫,比喻施展才华。
春风:春天的风,象征机遇和希望。
翻译
年纪轻轻就已名声显赫,但写作之路却充满艰辛听说东堂那里正有所期待,何时能像鸟儿展翅,趁着春风飞翔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武元衡的《戏赠韩二秀才》。从这短短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年轻时期未能及第、命运多舛的一种无奈与自嘲,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对未来机遇的期待和希望。
“名高折桂方年少,心苦为文命未通。”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自我感慨。在年轻时期,虽然才华横溢,但却未能在科举考试中获佳绩,这份才情与不遇的矛盾让诗人内心充满苦楚。
“闻说东堂今有待,飞鸣何处及春风。”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东堂在此代指科举考试之地,而“今有待”表明那里正在等候着有才能的人。诗人通过“飞鸣何处及春风”这一形象,寄托了自己希望乘着春风,一展翅膀,冲破困境,得到认可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细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