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宜山籁卧疑仙,路入菁葱岂问天
出处:《石螺滩》
明 · 释今无
坐宜山籁卧疑仙,路入菁葱岂问天。
石景木鸢频飐水,花光雪片夜飞船。
峡门束峻雷公怒,斗柄移低玉镜圆。
最是磨人风景异,蟠溪未遇更陶然。
石景木鸢频飐水,花光雪片夜飞船。
峡门束峻雷公怒,斗柄移低玉镜圆。
最是磨人风景异,蟠溪未遇更陶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石螺滩的壮丽景色与独特氛围。首句“坐宜山籁卧疑仙”,以“山籁”和“仙”为喻,生动地展现了在石螺滩静坐听风、卧躺如入仙境的美妙感受。接着,“路入菁葱岂问天”一句,通过“菁葱”的绿意盎然,暗示了进入这片自然美景时的豁然开朗,仿佛无需询问天际,一切尽在眼前。
“石景木鸢频飐水,花光雪片夜飞船”两句,运用了动态与静态结合的手法,描绘了岩石与树木在水面轻轻摇曳,夜晚花光与雪花如同飞船上空飘荡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蕴含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峡门束峻雷公怒,斗柄移低玉镜圆”则通过“雷公怒”与“玉镜圆”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描绘了峡谷中雷电交加的壮观景象,后者则展示了月圆之夜的宁静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力量与和谐共存的深刻感悟。
最后,“最是磨人风景异,蟠溪未遇更陶然”两句,点明了石螺滩的独特魅力,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风景,也无法像在此处感受到的那样令人心旷神怡。全诗通过对石螺滩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热爱与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