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萧萧霜树明晴昼,隐隐烟汀入暮霞全文

萧萧霜树明晴昼,隐隐烟汀入暮霞

出处:《九日列岫
宋 · 韩淲
试倾浊酒汎黄华,节物于人自可嘉。
一上荒台供远目,更邀闲客堕乌纱。
萧萧霜树明晴昼,隐隐烟汀入暮霞
醉里只多今古意,要知秋色在山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重阳节时,与友人在荒台上饮酒赏景的情境。首句“试倾浊酒汎黄华”以“浊酒”和“黄花”(菊花)为意象,营造出一种质朴而自然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对生活质朴之美的追求。接着,“节物于人自可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节气的喜爱与赞美,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一上荒台供远目,更邀闲客堕乌纱”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邀请闲适之客一同欣赏美景的场景,通过“荒台”和“乌纱”的使用,既体现了环境的荒凉与宁静,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轻松自在的关系。

“萧萧霜树明晴昼,隐隐烟汀入暮霞”两句则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色彩与动态美,霜树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烟汀在晚霞中若隐若现,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变幻。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霜树与晴昼的明亮形成鲜明对比,烟汀与暮霞的柔和相映成趣。

最后,“醉里只多今古意,要知秋色在山家”表达了诗人醉酒后的感慨,他认为在这醉意中,蕴含着对古今之事的深思,而真正的秋色,不仅体现在眼前的山家中,更在于人们内心的情感与思考之中。这句诗深化了主题,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哲理思考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独特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