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孙守籯经,不复问阿堵
出处:《留题云起楼为春野老人赋》
明 · 张萱
仙人好楼居,此语我所慕。
江湖有散人,云是伯嗈甫。
生长羔雁群,尘中抗高步。
青年即白头,心古貌亦古。
至孝出天性,疗亲割其股。
儿孙守籯经,不复问阿堵。
犹子太史公,高足策天路。
煌煌闾里间,况君乃诸父。
可以驱雷霆,可以走风雨。
胡为坐小楼,兀兀榕溪浒。
朝亦看云起,欲持云作脯。
暮亦看云起,欲持云作醹。
云起无冬春,君看无朝暮。
问云有何佳,问君意何取。
君笑但掉头,佳处难仆数。
欲识看云意,请去问老圃。
江湖有散人,云是伯嗈甫。
生长羔雁群,尘中抗高步。
青年即白头,心古貌亦古。
至孝出天性,疗亲割其股。
儿孙守籯经,不复问阿堵。
犹子太史公,高足策天路。
煌煌闾里间,况君乃诸父。
可以驱雷霆,可以走风雨。
胡为坐小楼,兀兀榕溪浒。
朝亦看云起,欲持云作脯。
暮亦看云起,欲持云作醹。
云起无冬春,君看无朝暮。
问云有何佳,问君意何取。
君笑但掉头,佳处难仆数。
欲识看云意,请去问老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伯嗈甫”的仙人,他喜好楼居,与江湖中的散人相交,其中一位便是太史公的后人。这位仙人生于羔雁之群,虽在尘世中却能保持高洁的行止。他的青年时期便已白发苍苍,心性古朴,外貌也显得老成。他以至孝之心,割股疗亲,体现了天性的伟大。他教导子孙守经传,不再关心世俗的财富。
诗中提到,这位仙人的侄子太史公,以其高超的才华在天路上策马奔腾。在乡里之间,他更是声名显赫,作为伯嗈甫的侄子,他的影响力和能力不容小觑。然而,他却选择隐居在小楼之中,每日观察云起云落,似乎在寻找某种灵感或启示。
诗人询问云起有何佳处,以及伯嗈甫寻求的是什么。伯嗈甫只是微笑,表示佳处难以一一列举。最后,诗人提出,若想理解伯嗈甫看云之意,应去向老园丁请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伯嗈甫的生活态度和行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现象深刻思考的追求。诗中充满了对人性、自然和生活的哲思,展现了明代文人对精神世界的独特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