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鞭亟指远峰碧,握手频看笑脸红
出处:《遇黄先生》
宋 · 许月卿
策马沙头值此翁,恐成鸿燕啬相逢。
归鞭亟指远峰碧,握手频看笑脸红。
淡月一帘清坐处,高风千载慨歌中。
渊源自昔崇师友,吴下应怜旧阿蒙。
归鞭亟指远峰碧,握手频看笑脸红。
淡月一帘清坐处,高风千载慨歌中。
渊源自昔崇师友,吴下应怜旧阿蒙。
注释
策马:骑马。沙头:沙漠边。
翁:老者。
鸿燕:比喻朋友。
啬:吝啬,此处指怕错过。
归鞭:回家的马鞭。
亟指:急指。
远峰碧:远方青翠山峰。
握手:相视而笑。
频看:频频看。
笑脸红:笑颜如火。
淡月:清冷月光。
一帘:独坐一地。
清坐处:闲聊之处。
高风:清风。
千载:千年。
慨歌:感慨歌唱。
渊源:源远流长。
自昔:自古以来。
崇师友:尊师重友。
吴下:江南。
阿蒙:这里指自己,有自谦之意,类似‘旧时的我’。
翻译
骑马来到沙漠边,遇见这位老者怕错过挥鞭指向远方青翠山峰,频频相视笑颜如火
清冷月光下独坐闲聊,高风中感慨千年歌谣
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尊师重友,江南之地想必还记得愚钝的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一位姓黄的朋友在沙头相遇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和对友情深厚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这次偶遇的珍视以及内心的喜悦。全诗语言流畅,意境幽远,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风格。
首句“策马沙头值此翁”,设定了场景,诗人在沙头策马而行,遇见了一位长者,这里的“此翁”指的是黄先生。紧接着,“恐成鸿燕啬相逢”表达了诗人的担忧,害怕就像古代的鸿门宴中那样不期而遇却带有隐患。
下一句“归鞭亟指远峰碧”,诗人回头举鞭指向远处的青翠山峰,这里的动作充满了画面感。随后,“握手频看笑脸红”则展现了诗人与黄先生会面时的情谊和喜悦,他们多次握手,频繁地欣赏对方笑容中透出的红润。
“淡月一帘清坐处”,这里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雅致境界,淡淡的月光如同轻纱般拂过静坐之所。紧接着,“高风千载慨歌中”则表达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的心境,他被高远的风和悠长的岁月所感动,内心充满了感慨,似乎想要吟诵一曲千古流传的歌。
最后两句,“渊源自昔崇师友,吴下应怜旧阿蒙”,诗人回顾了与黄先生久远而深厚的情谊,将他视作良师益友,并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这里的“吴下”指的是古代的吴地,即今江苏、上海一带,而“旧阿蒙”则是对黄先生的一种亲昵称呼。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传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