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既脱落,文彩自精鲜
出处:《赠杭僧道潜》
宋 · 苏辙
月中依松鹤,露下抱叶蝉。
赋形已孤洁,发响仍清圆。
潜师本江海,浪迹游市廛。
髭长不能剪,衲坏聊复穿。
瘦骨见图画,禅心离攀缘。
出言可人意,一一皆自然。
问师藏何深,不与世俗传。
旧识髯学士,复从琏耆年。
尘埃既脱落,文彩自精鲜。
落落社中人,如我亦有旃。
奈何一相见,抚卷坐长叹。
归去勿复言,山林信多贤。
赋形已孤洁,发响仍清圆。
潜师本江海,浪迹游市廛。
髭长不能剪,衲坏聊复穿。
瘦骨见图画,禅心离攀缘。
出言可人意,一一皆自然。
问师藏何深,不与世俗传。
旧识髯学士,复从琏耆年。
尘埃既脱落,文彩自精鲜。
落落社中人,如我亦有旃。
奈何一相见,抚卷坐长叹。
归去勿复言,山林信多贤。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依:依靠、相伴。抱:紧抱、环绕。
孤洁:孤独而高洁。
清圆:清澈而圆润。
潜师:隐居的老师。
浪迹:四处流浪。
衲坏:破旧的僧袍。
禅心:佛教修行者的心境。
攀缘:世俗的追求。
尘埃:世俗的污垢。
落落:孤傲、疏离。
奈何:无奈、为何。
归去:返回山林。
信:确实、的确。
翻译
月光下松鹤相伴,露水滴落时蝉抱叶鸣。身形孤独高洁,声音清脆圆润。
他本是江海中的隐者,却在市井间流浪。
胡须长了也不修剪,破旧的僧衣勉强穿着。
瘦骨如画,禅心远离尘世纷扰。
言语合人心意,一切都自然而然。
请问老师深藏何处,不与世俗之人分享。
旧相识的学者,又与老者琏年相逢。
尘埃洗净后,才华更加鲜明。
在人群中显得疏离,像我这样的人也有。
为何一见如故,捧书长叹。
回去不必多言,山林之中确实多有贤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赠予一位名叫道潜的杭州僧人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月夜松鹤、露珠蝉鸣的景象,赞美了僧人道潜的孤高洁净和清雅脱俗。他提到道潜本是江海中的隐者,却因机缘入世,但仍保持着修行者的风貌,胡须长而不剪,破衲穿在身,形象瘦削而精神饱满。他的言语深含智慧,不随世俗,引人深思。
诗人感叹自己与道潜相识,但只能在尘世中相逢,感叹之余,对道潜的才华和超然品格表示敬佩。他认为道潜虽然身处社会,但其风范如同落落大方的社中人,与众不同。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道潜归隐山林的羡慕,以及对自己未能完全脱离尘世的遗憾,以“归去勿复言,山林信多贤”作结,表达了对道潜选择的深深理解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