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钟警三生,听禽愁百摺
出处:《夕憩西林寺诗》
宋 · 董嗣杲
忆发德化门,饱看屏风叠。
五峰自孱绝,两脚谁登蹑。
山高白日暗,溪断清泉接。
閒倚迸崖松,静踏粘露叶。
珠台势巍巍,玉斗光烨烨。
撞钟警三生,听禽愁百摺。
圣峰足眺望,禅观宜妥帖。
高蹈忘俗缘,迥处离尘劫。
废塔任敧仄,古碣尚岌嶪。
归询打碑人,摹向斋壁贴。
五峰自孱绝,两脚谁登蹑。
山高白日暗,溪断清泉接。
閒倚迸崖松,静踏粘露叶。
珠台势巍巍,玉斗光烨烨。
撞钟警三生,听禽愁百摺。
圣峰足眺望,禅观宜妥帖。
高蹈忘俗缘,迥处离尘劫。
废塔任敧仄,古碣尚岌嶪。
归询打碑人,摹向斋壁贴。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董嗣杲的《夕憩西林寺诗》,描绘了他在西林寺休息时的所见所感。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德化门外的山水景色,五峰峻峭,山路崎岖,山势之高使得白日都显得昏暗,清泉在断崖间流淌。诗人悠闲地倚靠松树,静步粘露的叶子上,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壮丽。
他进一步描述了寺内的景象,如珠台巍峨,玉斗光彩夺目,钟声悠扬,鸟鸣声声,这些都引发了他对生命和修行的深思。在圣峰之上,他可以远眺,静心禅观,超脱世俗,远离尘世烦恼。废弃的塔倾斜着,古老的石碑依然耸立,诗人表示要询问寺中的碑文,以便将这些景象复制到斋壁之上,供日后回味。
整首诗通过描绘景物和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意的深深敬畏,以及对超脱尘世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