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高夷齐,采薇忘其生
出处:《杂兴十首以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为韵 其十》
宋 · 陆游
君子尚大节,又甚恶不情。
鲁连故可人,用意终近名。
千载高夷齐,采薇忘其生。
周公述易象,所以贵幽贞。
去圣虽已远,江左见渊明。
我读饮酒诗,朱弦有遗声。
鲁连故可人,用意终近名。
千载高夷齐,采薇忘其生。
周公述易象,所以贵幽贞。
去圣虽已远,江左见渊明。
我读饮酒诗,朱弦有遗声。
注释
君子:指有道德修养的人。尚:崇尚。
大节:高尚节操。
恶:厌恶。
不情:不真诚。
鲁连:鲁仲连,战国时期人物。
故:本来。
可人:可靠的人。
近:接近。
名:名声。
夷齐:伯夷、叔齐,古代的贤人。
采薇:比喻隐居生活。
幽贞:隐逸而忠诚。
去圣:远离圣人时代。
江左:长江下游地区,古代对江南的称呼。
渊明:陶渊明。
饮酒诗:指陶渊明的《饮酒》诗。
朱弦:用朱漆装饰的琴弦。
遗:遗留。
翻译
君子崇尚高尚的节操,也非常厌恶不真诚的行为。鲁仲连是个值得信赖的人,他的用心始终接近于追求名声。
千百年来,像夷齐那样高尚的人,为了理想忘却了生死。
周公阐述了易经的道理,是因为他重视隐逸和忠诚的美德。
虽然离圣人的时代已经很遥远,但在江左还能见到像陶渊明那样的人。
我阅读饮酒的诗篇,仿佛还能听到那遗留在朱红色琴弦上的乐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杂兴十首》之一,他以"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为主题,探讨了君子的高尚品质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诗中提到君子崇尚大节,厌恶虚伪,赞扬了鲁仲连(鲁连子)的正直无私,他的行为虽然接近于追求名声,但更体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诗人接着提到了历史上的两位贤人伯夷和叔齐,他们因坚守气节而采薇度日,忘却生死。周公的《周易》也强调了隐逸和忠诚的重要性,这进一步强化了对幽深贞洁品格的推崇。尽管离古代圣贤已相去甚远,但在江南之地,诗人还能看到像陶渊明那样淡泊名利的高尚人格。
最后,诗人通过阅读饮酒诗,感受到其中弦音犹在,似乎能听到古人那份超脱世俗的遗风。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和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向往和对传统美德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