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渠坐睡何曾醒,及至教眠却掉头
出处:《嘲稚子》
宋 · 杨万里
雨里船中不自由,无愁稚子亦成愁。
看渠坐睡何曾醒,及至教眠却掉头。
看渠坐睡何曾醒,及至教眠却掉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雨:雨水。船:船只。
不自由:无法自由。
无愁:无忧无虑。
稚子:小孩。
亦:也。
成愁:变得忧愁。
渠:他(指孩子)。
坐睡:坐着睡觉。
何曾醒:何时醒来过。
教眠:哄他睡觉。
掉头:摇头拒绝。
翻译
在雨中的船上,我感到无法自由自在。连无忧无虑的孩子也因我的愁绪而变得忧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天中孩子在船上无所事事,显得有些忧愁的情景。诗人通过对比孩子平时活泼可爱的样子与此刻的不自由状态,表达了一种生活中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
“雨里船中不自由”一句直接描绘了环境氛围,让人感受到那种被动无助的情境。而“无愁稚子亦成愁”则通过孩子的变化,传达了一种情感上的转变和深化,从而引发读者对生活中不确定性的共鸣。
接下来的“看渠坐睡何曾醒”一句,则是对这份忧愁状态的一种描绘,孩子在雨中的安静睡眠,反衬出周围环境的沉闷和压抑。而“及至教眠却掉头”则展示了诗人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困难的关怀,通过这个细腻的情节,表达了一种教育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一种担忧。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雨天中孩子在船上的情境描写,展现了生活中的不易和成长过程中的挑战,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同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