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草苗稀,喜得纫兰归
出处:《三至轩诗》
明 · 霍韬
轩中灌猗兰,草苗日渐稀。
不喜草苗稀,喜得纫兰归。
轩中灌孤松,留与白鹤飞。
白鹤绕松飞,轩外生素辉。
不喜草苗稀,喜得纫兰归。
轩中灌孤松,留与白鹤飞。
白鹤绕松飞,轩外生素辉。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高雅的居所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对精神世界的向往。首句“轩中灌猗兰,草苗日渐稀”,以“猗兰”象征高洁之士,暗示主人内心对美好品质的崇尚,同时也反映了环境的精心营造。随着“草苗日渐稀”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对纯净环境的维护与追求。
接着,“不喜草苗稀,喜得纫兰归”两句,巧妙地转折,表达了主人对“纫兰归”的喜悦,这里“纫兰”不仅指实际的兰花,更寓意着回归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体现了主人对精神层面的重视和追求。
后半部分“轩中灌孤松,留与白鹤飞”延续了这种高远的情怀,孤松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而“白鹤绕松飞”则增添了画面的灵动与诗意,白鹤常被视为仙禽,此处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暗喻了主人向往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
最后,“轩外生素辉”一句,以“素辉”形容轩外的景色,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主人内心世界纯净光辉的映射,整个画面充满了宁静、高雅与超然的气息。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主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追求,以及对内心世界纯净与高雅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意境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