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父老争迎灵鹫锡,山河如弃鼎湖弓全文

父老争迎灵鹫锡,山河如弃鼎湖弓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让帝飘零海峤东,龙归犹识未央宫。
风雷岂敢疑周旦,禾黍何当怨狡童。
父老争迎灵鹫锡,山河如弃鼎湖弓
伤心陵墓无封树,秋草离离白露中。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金山口恭谒天下大师墓》。诗中以哀婉的笔触,表达了对逝去先贤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联“让帝飘零海峤东,龙归犹识未央宫”,以“让帝”这一历史人物的流离失所,象征着先贤的不幸命运,同时借“龙归”之典,暗喻先贤虽已离去,但其精神永存,如同龙归故巢,依然被人们铭记在心。这里巧妙地将历史人物的命运与自然界的物象相联系,既展现了先贤的不朽,也寄托了后人对其深深的怀念。

颔联“风雷岂敢疑周旦,禾黍何当怨狡童”,运用典故,以周公旦和周成王的故事,隐喻先贤的遭遇与后世的评价。周公旦辅佐成王,却遭人猜疑,而先贤亦可能遭遇类似的误解或不公。此处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先贤公正与清白的坚信,以及对后世可能存在的误解或不公的忧虑。

颈联“父老争迎灵鹫锡,山河如弃鼎湖弓”,描绘了先贤去世后,父老乡亲们争先恐后地迎接其遗体的情景,以及山河仿佛因失去先贤而显得空旷、寂寥的景象。灵鹫锡和鼎湖弓都是古代传说中的宝物,这里用来形容先贤的遗体,既体现了人们对先贤的尊重与爱戴,也暗示了先贤的影响力深远。

尾联“伤心陵墓无封树,秋草离离白露中”,以“伤心”二字直接抒发了对先贤陵墓的哀思,指出陵墓上没有封树,只有离离的秋草和白露,形象地描绘出一种凄凉、寂寞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对先贤逝去的悲痛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缅怀,表达了对先贤精神的崇敬与对历史公正的渴望,同时也寄托了对后世的警示,提醒人们珍惜历史记忆,维护公正与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