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甲诸儒今几许,白头同舍省东偏
出处:《送孙检正德操龙图出知镇江二首 其二》
宋 · 杨万里
看花走马绍兴间,彼此春风各少年。
黄甲诸儒今几许,白头同舍省东偏。
昨宵归梦月千里,馀债欠君诗两篇。
已乞闽山一窠阙,老身只要早归田。
黄甲诸儒今几许,白头同舍省东偏。
昨宵归梦月千里,馀债欠君诗两篇。
已乞闽山一窠阙,老身只要早归田。
注释
看花:赏花。走马:骑马。
绍兴间:绍兴时期。
彼此:相互。
春风:青春。
少年:年轻人。
黄甲:古代科举考试及第者的服饰,此处指学者。
诸儒:众多学者。
几许:多少。
白头:白发。
同舍:同学。
省东偏:省东边。
昨宵:昨晚。
归梦:回家的梦。
月千里:月光下的千里故乡。
馀债:未了的事情。
诗两篇:两首诗。
乞:请求。
闽山:福建的山。
一窠阙:一个隐居的地方。
老身:我。
早归田:早日回归田园。
翻译
在绍兴赏花骑马时,我们都正值青春年少。如今那些穿黄袍的学者们还有多少,我们在省东边的老同学都已白发苍苍。
昨晚的梦境中我回到了千里之外的故乡,欠你的两首诗还未偿还。
我已经向你请求在福建找个隐居之地,只希望能早日回归田园生活。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游子离别之情的诗,通过送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青春岁月的无限留恋。开篇“看花走马绍兴间,彼此春风各少年”两句,以轻快的步调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年华易逝的感慨。
接着,“黄甲诸儒今几许,白头同舍省东偏”两句,则是对时光流转和人世沧桑的一种反思。黄甲可能指的是学者们的盛装,而“白头同舍”则是形容诗人与友人的年岁已高,共同居住的地方在偏远之地。
第三联“昨宵归梦月千里,馀债欠君诗两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即使是在遥远的夜晚,也能通过梦境与之相连。而“馀债欠君诗两篇”则是诗人对友人有所承诺,却未能兑现,感慨之情溢于言表。
最后,“已乞闽山一窠阂,老身只要早归田”则是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渴望。闽山是一处山名,而“一窠阂”暗示了一个隐逸的住所。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厌倦,只希望能够尽快回到田园生活中去。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情景,抒写了诗人对友情、青春以及归隐生活的深切感怀,是一篇情真意切、语言流畅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