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岩廊有此磊落人,安事儒士呕心出全文

岩廊有此磊落人,安事儒士呕心出

宋 · 方岳
雪谷冰崖枯槁士,土锉无烟寒堕指。
朝饥郁屈鸣不平,乌玉磨云翻砚水。
花光若朽补之穷,吐作冷花春几几。
相公折箠笞神兵,肯与此辈争诗名。
横梢噀墨偶然尔,别有妙处贤长城。
单于吹叶远关塞,张我大汉之天声。
老生经济知无术,尔雅虫鱼宁阁笔。
岩廊有此磊落人,安事儒士呕心出
吾文不在奴仆骚,尔曹政可衙官屈。
所怀浩荡同元工,宁比八九吞云梦。
铭常勒鼎勋业在,未可枯木窥坡翁。
谨勿闲挥补天手,且挈一世春风中。
军书夜下飞如射,彼蠢者胡犹梗化。
梅花岭外有传闻,老我毛寒足惊咤。
神枢净洗甲兵腥,瘴月蛮烟亦堪画。

拼音版原文

xuěbīnggǎoshìcuòyānhánduòzhǐ

cháomíngpíngyúnfānyànshuǐ

huāguāngruòxiǔzhīqióngzuòlěnghuāchūn

xiānggōngzhéchuíchīshénbīngkěnbèizhēngshīmíng

héngshāoxùnǒuráněrbiéyǒumiàoniánxiánchángchéng

dānchuīyuǎnguānsāizhānghànzhītiānshēng

lǎoshēngjīngzhīshùěrchóngníng

yánkuòyǒulěiluòrénānshìshìǒuxīnchū

wénzàisāoěrcáozhèngdiànshì

suǒ怀huáihàodàngtóngyuángōngníngjiǔtūnyúnmèng

míngchángdǐngxūnzàiwèikuīwēng

jǐnxiánhuītiānshǒuqiěshìchūnfēngzhōng

jūnshūxiàfēishèchǔnzhěyóugěnghuà

méihuālǐngwàiyǒuchuánwénlǎomáohánjīngzhà

shénshūjìngjiǎbīngxīngzhàngyuèmányānkānhuà

注释

枯槁:形容人或事物憔悴、衰败。
土锉:比喻冻得僵硬的手指。
乌玉:黑色的美玉,比喻墨色。
尔雅:文雅,此处指对昆虫鸟鱼等琐事的细致观察。
铭:刻在器物上的记述或赞颂。
坡翁:指隐居的文人。
蠢者:愚蠢的人。
瘴月:热带雨林地区特有的有毒月光。
蛮烟:异域的烟雾,可能指战争烟尘。

翻译

雪谷冰崖中的枯士,手指冻得像土锉无烟
早晨饥饿,心中不平,如同乌玉研磨云彩,泼洒在砚水之中
花的光彩仿佛能修补穷困,化为冷艳的花朵,春天的气息隐约可见
官员用折杖鞭策神兵,怎肯与我们这些诗人争名夺利
偶尔横枝蘸墨,自有高妙之处,犹如贤者守护边疆
单于的笛声穿越边关,宣扬大汉的威严之声
我虽年迈,治国无方,但昆虫鸟鱼之事仍不愿搁笔
朝廷中有这样磊落之人,何必再让儒生们苦心创作
我的文章不在模仿他人,你们做官的,岂能与我相比
我的志向宏大,如同古代的大师,岂能与你们相比
功绩铭记在鼎上,我不屑于像坡翁那样隐居
切勿随意挥洒你的才情,暂且在春风中度过一生
军书疾如箭矢般飞来,那些愚钝的人还在顽固不化
梅花岭外有传言,让我这老者也为之震惊
清洗战争的污秽,瘴气和蛮烟也能入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用郑少傅韵题赵参政梅卷》。诗中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意象。

首句“雪谷冰崖枯槁士,土锉无烟寒堕指。”描绘了一幅严冬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刻画,表现出一种清冷孤寂之感。这里的“枯槁”形容树木在严寒中干枯而立,而“土锉无烟”则表明炉火熄灭,无人温暖的气息。

接着,“朝饥郁屈鸣不平,乌玉磨云翻砚水。”诗人通过对早晨饥饿感受的描述,以及对书案上乌玉砚台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不满与激荡。这里的“乌玉磨云”象征着文学创作的艰辛,而“翻砚水”则是诗人在寻求灵感和才华的流露。

“花光若朽补之穷,吐作冷花春几几。”此句中,“花光若朽”可能指的是梅花的清丽,然而这种美丽却被时间所磨损。这里的“吐作冷花”则是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自谦,同时也表现了他对文学创作的不懈追求。

“相公折箠笞神兵,肯与此辈争诗名。”这句中,“相公”可能指的是赵参政,而“折箠笞神兵”则是对他的文采的赞美。诗人通过这种表述,表达了自己愿意与之争鸣的决心。

接下来的几句:“横梢噀墨偶然尔,别有妙处贤长城。单于吹叶远关塞,张我大汉之天声。”则是对文学创作和个人的才华进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骄傲与自豪。

“老生经济知无术,尔雅虫鱼宁阁笔。”这里,“老生”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对于自己的文学才能感到无奈。然而,“尔雅虫鱼”则是一种文学上的自谦,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敬畏之心。

“岩廊有此磊落人,安事儒士呕心出。”这句中,“岩廊”可能是指书房或学堂,而“磊落人”则是对诗人的赞美。这里的“安事儒士”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和知识的追求,以及这种追求所带来的内心世界。

最后几句:“吾文不在奴仆骚,尔曹政可衙官屈。所怀浩荡同元工,宁比八九吞云梦。”则是诗人对自己文学才能的自信,以及对与其他才子交流的渴望。他将自己的文笔比作不受束缚的自由精神,并表达了超越常人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个人的艺术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文学创作的尊重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