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碌碌会终朽,剑倚荒台望暮云
出处:《石将军歌》
清 · 李锴
山阴阴,云冥冥,薜荔苔藓被秋青。
丈石特起猛捷呈,左若按剑右若援弓而抨。
秋风凄雨每夜战,但见骷髅败叶沙上相支撑。
魄为陈汤魂李陵,千秋庙祀为鬼灵。
匈奴过者下马拜,屏息股栗惊威棱。
望夫山,前有闻,石门今复传将军。
丈夫碌碌会终朽,剑倚荒台望暮云。
丈石特起猛捷呈,左若按剑右若援弓而抨。
秋风凄雨每夜战,但见骷髅败叶沙上相支撑。
魄为陈汤魂李陵,千秋庙祀为鬼灵。
匈奴过者下马拜,屏息股栗惊威棱。
望夫山,前有闻,石门今复传将军。
丈夫碌碌会终朽,剑倚荒台望暮云。
鉴赏
这首《石将军歌》由清代诗人李锴所作,描绘了一座石像的威严与历史的沧桑感。
首先,开篇以“山阴阴,云冥冥”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深的氛围,接着“薜荔苔藓被秋青”一句,通过自然界的植被与季节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古老与静谧。紧接着,诗人以“丈石特起猛捷呈”描绘石像的雄伟与力量,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石将军的英勇姿态。
“左若按剑右若援弓而抨”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将石将军的姿势与战斗准备的动作相结合,凸显其战斗的准备与决心。随后,“秋风凄雨每夜战”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暗示石将军虽已逝去,但其精神与事迹仍如同风雨般在人们心中回响,永不消逝。
“但见骷髅败叶沙上相支撑”一句,以骷髅和败叶象征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变迁,强调石将军虽已化为尘土,但其精神永存。接下来,“魄为陈汤魂李陵,千秋庙祀为鬼灵”两句,通过引用历史人物,进一步强化了石将军作为英雄的形象,并指出其精神将被后人永远铭记。
“匈奴过者下马拜,屏息股栗惊威棱”描绘了石将军的威严不仅限于生前,即使在死后,其精神与事迹仍能震慑人心,甚至令远道而来的异族也对其心生敬畏。最后,“望夫山,前有闻,石门今复传将军”一句,通过地点的转换,再次强调了石将军的故事流传之广,影响深远。
“丈夫碌碌会终朽,剑倚荒台望暮云”则是对人生短暂与英雄不朽的感慨,表达了对石将军精神的敬仰与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英雄主义的向往与追求。
综上所述,《石将军歌》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比喻,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英勇、威严且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石将军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主义的深刻理解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