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南望峭帆归欲去,宦情何处不沧洲全文

南望峭帆归欲去,宦情何处不沧洲

明 · 欧大任
僻居冠盖肯同游,花似柴桑烂熳秋。
久客岂知逢使者,故人犹自得江州。
天青杖底嵩云落,霜白尊前汝水流。
南望峭帆归欲去,宦情何处不沧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陈使君与张进士在斋中对菊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情感与自然景色的交融。

首联“僻居冠盖肯同游,花似柴桑烂熳秋。”以“僻居”点出环境之幽静,与“冠盖”形成对比,暗示主人虽处偏僻之地,却能吸引高雅之士前来共赏菊花,如同陶渊明笔下的柴桑,秋日里菊花盛开,烂漫无比。这里不仅赞美了菊花的美丽,也暗喻了主人高洁的品格和雅致的生活情趣。

颔联“久客岂知逢使者,故人犹自得江州。”转而写到主人与客人的相遇。久居他乡的客人意外遇到了使者,这意外的相遇让客人感到惊喜,同时也表达了主人对故人的深厚情谊。这里的“江州”既指地名,也借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典故,象征着一种情感的共鸣和历史的传承。

颈联“天青杖底嵩云落,霜白尊前汝水流。”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宴会氛围的和谐统一。天空湛蓝,杖影投射,嵩山的云彩仿佛落入杖端,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美;酒宴之上,霜白的酒液如同流动的溪水,增添了宴会的欢愉气氛。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意境。

尾联“南望峭帆归欲去,宦情何处不沧洲。”表达了主人对客人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的思考。南望之处,峭立的帆船即将离去,暗示着客人的即将离开,同时也引发了主人对于官场生涯(“宦情”)的深思,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某种反思。最后一句“何处不沧洲”,则以问句形式,表达了对理想栖息地的追求,无论是现实的还是心灵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主人与客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涯的反思,具有浓郁的文人情怀和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