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子一官真漫耳,曾参三釜奈贫何
出处:《买航归霅》
宋 · 周密
身世飘浮叹逝波,登瀛超海事蹉跎。
风灯飐浪摇乡梦,夜橹鸣霜杂棹歌。
元子一官真漫耳,曾参三釜奈贫何。
归来好觅玄真子,浮玉山前理钓蓑。
风灯飐浪摇乡梦,夜橹鸣霜杂棹歌。
元子一官真漫耳,曾参三釜奈贫何。
归来好觅玄真子,浮玉山前理钓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身世飘泊的感慨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联“身世飘浮叹逝波,登瀛超海事蹉跎”以“逝波”和“登瀛超海”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对远方梦想的追求,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充满了无奈与失落。
颔联“风灯飐浪摇乡梦,夜橹鸣霜杂棹歌”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思绪。风灯在波浪中摇曳,仿佛是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写照;夜深时分,船桨划破水面的声音与远处的歌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孤独又充满诗意的氛围。
颈联“元子一官真漫耳,曾参三釜奈贫何”引用典故,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无奈。元子(即元结)虽有一官之职,但诗人认为这不过是耳边的虚名;曾参(孔子弟子)虽有三釜之禄,但面对贫困仍感无力。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漠以及对物质生活的困扰。
尾联“归来好觅玄真子,浮玉山前理钓蓑”则是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他希望回到故乡,寻找像玄真子那样的隐士,过上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的生活。浮玉山前,诗人想象着自己手持钓竿,悠然自得地垂钓,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经历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