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一种伤心难遣处,棠梨花放隔年红全文

一种伤心难遣处,棠梨花放隔年红

清末民国初 · 郑国藩
巍然高冢俯崇墉,宛笑盖棺论未公。
殇等汪僮终后死,事非敌忾敢言忠。
读碑谁陨孤臣泪,树碣翻旌猛士功。
一种伤心难遣处,棠梨花放隔年红

鉴赏

这首诗《过马公墓书感(其二)》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郑国藩所作,通过描绘马公墓的景象和历史人物的命运,表达了对历史公正性和英雄忠诚性的深刻思考。

首联“巍然高冢俯崇墉,宛笑盖棺论未公”描绘了马公墓的雄伟景象,墓冢高耸,俯瞰着周围高墙,仿佛在微笑中讽刺着世人对历史人物评价的不公。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墓冢以情感,暗示了对历史评价的不满。

颔联“殇等汪僮终后死,事非敌忾敢言忠”对比了马公与汪、僮等人的命运。马公最终牺牲,而汪、僮等人在生前并未表现出同样的忠诚。这句诗揭示了忠诚与生死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历史对不同人物忠诚度评判的差异性。

颈联“读碑谁陨孤臣泪,树碣翻旌猛士功”转向对马公墓碑的感慨。读碑之人或许会因马公的英勇事迹而落泪,而墓碑上所记载的功绩却可能被后世遗忘或误解。这里表达了对历史记忆的脆弱性和对英雄事迹被忽视的忧虑。

尾联“一种伤心难遣处,棠梨花放隔年红”总结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尽管时间流逝,但马公的牺牲和忠诚依然令人感伤,如同隔年的棠梨花开得鲜艳,却无法抚平心中的哀痛。这句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牺牲精神的敬仰和对公正评价历史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马公墓的描写和历史人物命运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公正性和英雄忠诚性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历史记忆脆弱性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