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荚青钱飘已尽,月堤流水漭相围
出处:《汴上》
宋 · 杨时
天上行云曳白衣,半衔晴日在林扉。
盘花落雁惊还起,啄食饥乌趁不飞。
榆荚青钱飘已尽,月堤流水漭相围。
征途处处尘随眼,多病长年与世违。
盘花落雁惊还起,啄食饥乌趁不飞。
榆荚青钱飘已尽,月堤流水漭相围。
征途处处尘随眼,多病长年与世违。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天上:指天空。行云:飘动的云彩。
曳:拖曳。
白衣:比喻洁白的云朵。
半衔:一半挂着。
晴日:明亮的太阳。
林扉:树林的小门。
盘花:花瓣旋转落下。
落雁:比喻花瓣。
惊还起:惊飞后又落下。
啄食:鸟儿觅食。
饥乌:饥饿的乌鸦。
趁不飞:趁机行动,不飞起来。
榆荚:榆树的果实。
青钱:形容榆荚的形状像古代的钱币。
飘已尽:已经飘落完毕。
月堤:有月光的堤岸。
漭相围:广阔地环绕。
征途:旅途。
尘随眼:飞扬的尘土入眼。
多病:身体多病。
长年:长久以来。
与世违:与世隔绝。
翻译
天空中的白云拖着洁白的衣裳,一半挂着晴日映照在林间小门。花瓣如落雁般惊飞后又落下,饥饿的乌鸦趁机觅食,不敢轻易飞翔。
榆树的果实像青钱一样飘落殆尽,月堤边流水浩渺,环绕四周。
行走在征途中,满眼都是飞扬的尘土,我因疾病缠身,长久以来与世隔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田园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岁月流逝和个人健康的感慨。
"天上行云曳白衣,半衔晴日在林扉。" 这两句通过云彩遮掩阳光,营造出一种淡淡的秋意,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盘花落雁惊还起,啄食饥乌趁不飞。" 这里写的是鸟儿在树枝间栖息时突然被惊起的情景,再结合饥饿的乌鸦急于觅食却无处寻觅,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秋季的萧瑟与荒凉。
"榆荚青钱飘已尽,月堤流水漭相围。" 榆树果实成熟后纷纷落下,像是自然界给予的赠礼,而月光下的水流则如同一道静谧的边境,将空间包围。
"征途处处尘随眼,多病长年与世违。" 这两句转而表达了诗人对旅途劳顿所感知的尘土,以及由于频繁疾病而与世界脱节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流逝、健康衰退以及与世隔绝的深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