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谁家圃,开帆何处船
出处:《臞庵 其三》
宋 · 何称
柳外长虹卧,江边小市圆。
水摇千嶂影,窗纳五湖天。
隔岸谁家圃,开帆何处船。
非关台榭好,此地最堪怜。
水摇千嶂影,窗纳五湖天。
隔岸谁家圃,开帆何处船。
非关台榭好,此地最堪怜。
注释
柳:柳树。长虹:长而弯曲的彩虹。
卧:横跨。
小市:小型集市。
水摇:水波摇动。
千嶂:重重叠叠的山峰。
窗纳:窗户映入。
五湖天:广阔的天空,代指远方。
隔岸:对岸。
谁家圃:哪一家的菜园。
开帆:扬帆起航。
何处船:不知何处的船。
非关:并非因为。
台榭:亭台楼榭。
好:美。
堪怜:值得怜爱。
翻译
彩虹横跨柳树之外,江边的小市像圆盘。水波荡漾,千重山影摇曳,窗户映入五湖的天空。
对岸哪户人家的菜园?扬帆的船又驶向何方?
并非是亭台楼榭特别美,这里才值得怜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景图。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某一处所的喜爱和向往。
"柳外长虹卧,江边小市圆",开篇即以宏伟的画面展现眼前,一条巨龙般的彩虹横亘在柳树之外,而江边的小市则显得温馨而宁静。这里的“卧”和“圆”,生动地传达了自然景物的柔美与和谐。
接下来的"水摇千嶂影,窗纳五湖天",诗人通过对水波荡漾与山影变幻的描写,表现了江水的活力和空间的开阔。"窗"字用得巧妙,似乎将读者引入诗人的居所,让我们仿佛也能一同欣赏到这片辽阔的天地。
"隔岸谁家圃,开帆何处船",诗人通过对岸上农圃和江上的帆船的提问,增添了一种探究未知世界的神秘感。这里的"谁家"与"何处"都给人一种遐想,以及对远方的向往。
最后的"非关台榭好,此地最堪怜",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更加深刻。他似乎在说,这个地方不仅仅是因为有美丽的自然景观而令人喜爱,而是因为这里有一种特别的情怀,是其他美好的所在所不能比拟的。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江边风光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某一处所独特情感的赞美。这种情感不仅来源于自然景观本身,更是因为这里承载着诗人的个人记忆和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