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也自称大檀越,其若囊中羞涩何
明 · 王世贞
吴郎嗜酒好诗雅成癖,千金散尽家四壁。
巷讥室谪了不关,瞪眼模糊向天白。
自云得尚汪中丞,所愿更识历下生。
王家兄弟亦不恶,四子者片语足定千秋名。
以兹杖策来吴会,拟踏天门望沧海。
白雪呼来片片寒,青春醉后堂堂在。
中丞晚节师维摩,一宅施为窣堵波。
吴也自称大檀越,其若囊中羞涩何。
顾余亦有王珣宅,为君布金不盈尺。
莫以庄严愿未酬,莲华会上低眉色。
巷讥室谪了不关,瞪眼模糊向天白。
自云得尚汪中丞,所愿更识历下生。
王家兄弟亦不恶,四子者片语足定千秋名。
以兹杖策来吴会,拟踏天门望沧海。
白雪呼来片片寒,青春醉后堂堂在。
中丞晚节师维摩,一宅施为窣堵波。
吴也自称大檀越,其若囊中羞涩何。
顾余亦有王珣宅,为君布金不盈尺。
莫以庄严愿未酬,莲华会上低眉色。
鉴赏
这首明代王世贞的诗描绘了一位名叫吴郎的人物,他酷爱饮酒作诗,尽管家境贫寒,墙壁空空,却毫不介意别人的嘲笑和贬谪。他对汪中丞有所仰慕,希望能结识历下才子。诗人提到王家兄弟虽非豪富,但言辞犀利,足以流传千古。吴郎带着诗情和理想,来到吴会,期望能一睹天门和沧海的壮丽,即使在严冬饮酒,也能保持豪放不羁。
吴郎自比大檀越,虽然囊中羞涩,但志向高远。诗人自谦地表示,虽然无法像吴郎那样慷慨,但愿意以微薄之力助他一臂之力,哪怕只是布金尺许。最后,诗人提醒吴郎不必因未能实现宏愿而沮丧,因为在佛的莲花会上,一切都会得到宽恕和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追求,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