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厚汉人推雅操,庆馀唐世擅诗盟
出处:《挽朱丞一首》
宋 · 刘克庄
伯厚汉人推雅操,庆馀唐世擅诗盟。
辞家东走先□□,奉对南廊晚策名。
昨日庭移二松种,几时坟有一芝生。
遥知灵鹫山边路,烟惨云愁薤露声。
辞家东走先□□,奉对南廊晚策名。
昨日庭移二松种,几时坟有一芝生。
遥知灵鹫山边路,烟惨云愁薤露声。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深情和思念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诗歌以及自然景观的深厚感情。
"伯厚汉人推雅操,庆馀唐世擅诗盟。"
开篇即描绘了一位名叫伯厚的汉族人物,他以其高雅的情操和才华而著称于唐代,这里的“诗盟”暗示了当时文人们相互结盟、共同推崇诗歌艺术的情景。
"辞家东走先□□,奉对南廊晚策名。"
接下来,诗人提到自己离开家庭向东方行进,可能是因为仕途或他事,这里的“□”字有待考证,意味着诗人的某种行动或心境。接着,他在南廊参加了晚上的策试,并获得了好成绩。
"昨日庭移二松种,几时坟有一芝生。"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期待。他昨天在庭院里移植了两棵松树,而“几时”表达了一种期待,希望某一天能看到仙草芝生的景象。
"遥知灵鹫山边路,烟惨云愁薤露声。"
诗人的视线延伸到远方的灵鹫山,他通过心灵感应,知道那里的小路被迷雾笼罩,云层低垂,带着淡淡的忧愁,而那微弱的“薤露声”则是自然界的低语,为诗人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人物、事件和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与社会交往,同时也反映出宋代士大夫对于诗歌艺术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