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无端思往事,秋风客馆正寥寥
出处:《夜坐次张士行太常韵》
元末明初 · 徐贲
练衣入夜更萧骚,草暗閒阶露渐凋。
青鸟音书云外至,素娥环佩月中摇。
醉来犹记题罗扇,梦去曾教听玉箫。
独坐无端思往事,秋风客馆正寥寥。
青鸟音书云外至,素娥环佩月中摇。
醉来犹记题罗扇,梦去曾教听玉箫。
独坐无端思往事,秋风客馆正寥寥。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徐贲的《夜坐次张士行太常韵》描绘了夜晚静谧而略带寂寥的场景。首句“练衣入夜更萧骚”,通过“练衣”和“萧骚”形象地刻画出夜深人静时,穿着轻薄衣物的人影在月光下显得孤独而飘摇。接着,“草暗閒阶露渐凋”进一步渲染环境,草丛在月色下显得幽暗,露水开始凋零,暗示着时光流逝。
“青鸟音书云外至”,诗人借用了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青鸟传信,表达远方的书信如同青鸟从云端飞来,带来远方的消息,但又暗示着与亲朋的遥隔。接下来,“素娥环佩月中摇”描绘了月宫仙子嫦娥的形象,她的环佩在月光下轻轻摇曳,增添了神秘和空灵的氛围。
“醉来犹记题罗扇,梦去曾教听玉箫”两句,诗人回忆起往昔的欢愉时光,即使醉酒后还能记得在罗扇上题诗,梦中也能听见悠扬的玉箫声,流露出淡淡的怀旧之情。最后,“独坐无端思往事,秋风客馆正寥寥”收束全诗,诗人独自坐着,无由地陷入对过去的回忆,秋风在客馆中吹过,更显出他此刻的孤寂和落寞。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静谧,通过回忆和想象交织,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怀旧情绪,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的闲适与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