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惭衰竭久,书墓觉词芜
出处:《挽林焕章二首 其二》
宋 · 刘克庄
束帛徵诸老,深衣立一儒。
乡人偕猎较,童子共风雩。
屑屑羞来往,兢兢迨举扶。
自惭衰竭久,书墓觉词芜。
乡人偕猎较,童子共风雩。
屑屑羞来往,兢兢迨举扶。
自惭衰竭久,书墓觉词芜。
注释
束帛:丰厚的礼物,古代用于表示尊重或敬意。徵:邀请。
诸老:众多的长者。
深衣:古代儒生的服装。
儒:儒生。
偕猎:一同狩猎。
较:比较。
童子:儿童。
风雩:古代求雨的仪式,儿童参与其中。
屑屑:羞涩的样子。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
迨:等到。
扶:扶持。
惭:惭愧。
衰竭:衰老无力。
书墓:撰写墓志铭。
词芜:文辞杂乱。
翻译
用丰厚的礼物邀请众多长者,身着深衣站立着一位儒生。乡亲们一同狩猎比较技艺,孩子们在风雨中共同沐浴求雨。
羞涩地往来应酬,小心翼翼地等待扶持。
自觉衰老已久,书写墓志铭时感到文辞杂乱无章。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场景的诗,通过对人物动作和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束帛徵诸老”一句,设想着邀请年长者带来布帛,用以交换或讨论某些事物。这里的“束帛”可能象征着一种礼节或者是古人之间交流的媒介,而“诸老”则代表了智慧和经验。
接下来的“深衣立一儒”描绘了一位穿着整洁衣服,端庄站立的读书人。这里的“深衣”指的是整洁的衣服,“一儒”则是对知识分子或读书人的尊称。这两句共同构建了一个古朴而有序的乡村图景。
“乡人偕猎较,童子共风雩”展现了一幅群体活动的画面。“乡人”指的是生活在乡间的人们,“偕猎较”则是指他们一起去打猎或者比试射箭。紧接着,“童子共风雩”描绘了孩子们一同沐浴着微细的雨滴(风雩),共同享受大自然的洗礼。
“屑屑羞来往,兢兢迨举扶”则透露出一种谦逊和小心翼翼的情态。这里的“屑屑”形容行为之细微,“羞来往”表达了对自己行为的不自信或是害羞。而“兢兢迨举扶”则表现了一种极其慎重和小心的态度,可能是在做某项需要谨慎行事的活动。
最后,“自惭衰竭久,书墓觉词芜”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学问浅薄、才华未逞的自我反省。这里的“自惭”是自责,“衰竭”指的是文章或学识的荒废,“书墓”则象征着知识的埋藏,而“觉词芜”则表达了对于文字生动之美的追求和感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向往,以及对知识、学问的一种自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