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谋思作室,壮志慕题桥
出处:《勖崔甥二首》
明 · 卢龙云
儒冠看嗣业,取效岂寥寥。
力及千钧弩,功殊五石瓢。
贻谋思作室,壮志慕题桥。
仙液终应就,飞腾越世嚣。
力及千钧弩,功殊五石瓢。
贻谋思作室,壮志慕题桥。
仙液终应就,飞腾越世嚣。
鉴赏
此诗《勖崔甥二首(其二)》由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通过对“儒冠”、“嗣业”、“千钧弩”、“五石瓢”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对后辈学业与品德的殷切期望,以及对超越世俗、追求卓越精神境界的向往。
首句“儒冠看嗣业”,开篇点题,以“儒冠”象征学问与道德的传承,暗示对后辈学业成就的关注与期待。“取效岂寥寥”,紧随其后,强调学习与效仿的重要性,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广泛汲取知识,不断努力。
“力及千钧弩,功殊五石瓢”,运用比喻手法,将学习比作使用千钧弩和五石瓢,形象地表达了通过勤奋努力,能够达到非凡的成就。这里既强调了力量与技巧的结合,也暗示了在学术上取得显著进步的可能。
“贻谋思作室,壮志慕题桥”,进一步阐述了对后辈的期望,希望他们能深思熟虑,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表达了对超越世俗、追求更高理想境界的向往,如同在高桥上远眺,视野更加开阔。
“仙液终应就,飞腾越世嚣”,最后两句寄寓了对后辈能够获得智慧之水,最终实现超越世俗、飞黄腾达的美好祝愿。这里的“仙液”象征着智慧与灵性,而“飞腾越世嚣”则表达了对个人成长与成就的期许,寓意着在纷扰世间中脱颖而出,实现自我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后辈教育的重视与期望,以及对个人成长与超越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学问、品德与人生追求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