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晋士习浮轻兴喻,唐人承误转周章全文
澹云明露立苍苍,不识从来声利场。
晋士习浮轻兴喻,唐人承误转周章
高谈天上兔蟾影,卑拟人閒龙麝香。
犀桂自殊苦相累,都将荣进溷真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名为《某偶为木犀有赋》,通过对木犀(桂花)的描绘,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以及对学术误解的感慨。首句“澹云明露立苍苍”描绘了木犀在清冷明亮的环境中独立的姿态,暗示其超凡脱俗。接下来,“不识从来声利场”暗指世人过于追求功名利禄,与木犀的品格形成对比。

诗人提到晋代士人崇尚浮华,将木犀与科举中的“折桂”混为一谈,而唐代人又误传木犀为岩桂,实则两者不同。这里寓言式的表达揭示了知识传承中的偏差。“高谈天上兔蟾影,卑拟人閒龙麝香”进一步指出,人们过度美化或贬低事物,如将月亮和龙麝香相比附于木犀之上。

最后两句,“犀桂自殊苦相累,都将荣进溷真芳”表达了诗人对木犀真实品质的尊重,认为真正的美德不应被世俗的荣辱所累,而应保持其自身的芬芳。整首诗寓言深刻,借物抒怀,体现了魏了翁对学术严谨态度和对社会风气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