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欹危台北路,江山孤愤剑南诗
出处:《迟暮感伤》
清 · 洪繻
物换星移又几时,苍茫天地欲何之?半生尝尽愁千斛,万事消除酒一卮。
荆棘欹危台北路,江山孤愤剑南诗!桑田沧海浑无赖,苌楚虽华未有知。
荆棘欹危台北路,江山孤愤剑南诗!桑田沧海浑无赖,苌楚虽华未有知。
鉴赏
这首诗《迟暮感伤》由清代诗人洪繻所作,通过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世事变迁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联“物换星移又几时,苍茫天地欲何之?”以自然界的更迭比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未知世界的迷茫。接着,“半生尝尽愁千斛,万事消除酒一卮。”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历经沧桑后的忧郁与无奈,以酒解愁,却也道出了人生苦短、世事难料的现实。
颈联“荆棘欹危台北路,江山孤愤剑南诗!”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用“荆棘”、“欹危”描绘出前行之路的艰难与险阻,暗喻人生的坎坷与挑战;而“台北路”与“剑南诗”则分别指向不同的地理方位,象征着诗人情感的复杂与多维,既有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也有对未来道路的探索与期待。
尾联“桑田沧海浑无赖,苌楚虽华未有知。”以“桑田沧海”比喻世事变化无常,暗示人生的不可预测性;“苌楚虽华”则借指美好的事物或理想,但“未有知”则表达了这些美好往往难以被世人理解或认同的悲哀。整首诗在深沉的感慨中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对个人价值的反思,展现了诗人面对迟暮之年时的复杂心情和深刻思考。